《正面管教》每日精进(12/12/2018)

承蒙某位“导师”的赏识和点拨,小女子不才今天斗胆献丑浅谈一下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所谓“知行合一”,简单地从字面上看就是“言行一致”。“知”:知晓、知道、通达、理解,理论知识层面;“行”:行动、行为、行事、为人处事,实际操作层面。知行合一,好比金庸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那些修炼绝学武功的旷世高手,最终达到人中有剑、剑中有人,人剑合一的超然境界。”一”,就是要在每一件具体的小事上践行和落实你的主张和理论,任何只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上的行为,都属于不完整的“一”。

反观育儿,真正的“知行合一”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当你每天笔耕不辍、点灯熬油、热火朝天地写着育儿日记或精进文章自high或high人的时候,请注意,将知识、理论和感悟以文字输出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只能算作最低层次的“复盘和自省”,不属于“合一”范畴。好比一个在他人棋盘山指手画脚、口若悬河、唾沫横飞的理论高手,任他天花乱坠地大发微词和意见,那只是说说而已。“和善而坚定”、“情感引导”、“进入孩子的世界看问题”、“先情感联结再纠正问题”、“提供有限选择问启发式问题”、“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分享”、“积极倾听”、“尊重、有效陪伴、好好说话、赋能、信任”、“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一系列看似实用的育儿工具背后只是简单机械的词汇、概念无序地排布在你的大脑表层而已,如果不在育儿的每一件小事去落实和见证它的力量,一切变得毫无意义。任凭你满腹经纶、滔滔不绝、冠以何种育儿大师、专家的头衔或Icon,你只能算是一个“梦想家”,而已。

当你教育孩子要好好说话的时候,请先对照镜子认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微表情、说话态度、措辞和肢体动作是否可以准确无误地描述和示范“好好说话”这一概念。如果你无法达到上述的几个基本要求,那么,你的话语只是单纯地“说教”。

当你要赋能、有效陪伴孩子的时候,请把权利的手杖以尊重和信任的方式移交给孩子,让他真正地了解、感受和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请不要控制欲泛滥地将孩子晚上洗完澡穿什么的选择都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告诉孩子他/她选的衣服如何如何不好。请放下手机,不要在朋友圈一边晒着各种美照、幸福瞬间、“感动涕零”地大发感慨标榜自己如何如何爱孩子陪伴孩子,而另一边却不耐烦地让孩子乖一点、不要吵她,把可怜的孩子晾在角落里。

当你教育孩子遇事不要指责埋怨而要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关注事件本身时,请不要把每天晚上全家一起用餐的美好时光变成一个说教场,“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都说你几次了,又把饭菜/果汁洒在地上了……”。请微笑着递给孩子一个抹布告诉他: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经常由于不小心做错事,错误是学习的最佳机会,擦干就好了。

当你告诉孩子或爱人要学会积极倾听他人时,无论多忙,请你第一时间蹲下来或停下手中的活,面带微笑温暖地看着对方,让他以自己的速度完整地表达自己,不要评判、不要指责和妄加评论,只要静静地耐心聆听…

………

对于我们这些素人而言,请不要轻易地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神化妖魔化复杂化”,它虽没有那么简单,但实际上,也没有你想象的那般高深玄妙。虽然我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过心学,但我相信把每一个你认为正确的观念和理论扎实有力地践行到每一个琐碎小事中,就是知行合一的最好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面管教》每日精进(12/1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