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中人性的探索

「寄生虫」想要表达什么?

一路斩获众多重量级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成为最大赢家,刷新了亚洲电影的骄人成绩。这部电影随即在网络上掀起又一轮的议论热潮。

我在网上搜索观看了这部影片,试图读懂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与人性相关的问题。

1.财富和人性

剧中基泽一家四口在主人房间喝酒聊天的时候,聊及女主人,说她善良。他的老婆忠淑反驳他,因为有钱所以善良,如果她有钱的话,她会更加善良。这段对话击中每个人的道德观要害。

善良是否与财富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没有,那只是说话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的问题表象而已,而未见问题深层次的本质。

这让我想到古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现实是穷,很难独善其身,达,很难兼济天下,这只是古人对道德标准的良好愿景而已。当然现实中也有许多正面的案例,但不足以说明问题。

善良与否,跟人的本性息息相关,跟财富可能有关。

善良的人,不管是否有钱,都会尽可能的想要帮助别人。

险恶的人,不管是否有钱,机关算尽自私自利。

贫穷的人,可能是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也可能是凶险恶毒的人;

富有的人,可能是善良有公德心的人,也可能是葛朗台式的人。

2.人性与教育程度

人性的善恶与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关系。这里的教育程度泛指受正统教育的水平,不仅仅指学校教育,也指家庭教育,社会经验阅历等。

电影中,基泽一家学历普遍偏低,在生存线挣扎,对基宇和妹妹来说,是不够谈理想的。但是,现实却是,最怕用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来营生,还装作理所当然的模样,这种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行为,也为后面多颂生日派对上的复仇埋下了伏笔。

如若没有前一个帮佣藏着逃债的丈夫,可能基泽一家的危机会晚一点暴露,但是迟早也是会暴露出来的。即使不会有妻离子散的下场,也会付出牢狱之灾的惨痛代价。

最后的开放式结尾,基宇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到了买下那栋房子的钱,与父亲重聚。如果这样的想法从一开始就强烈地植入其脑海,并为之付出努力,那该多好。所以编剧这样的写法,也是反映出另一个现实的道理: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挣扎,不会使人有浴火重生的勇气;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拥有的可贵。

3.人性的评价指标

我们可能每天都要面临着评价他人或被他人评价的处境。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人性的评价指标呢?

商家A给客户B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尽心尽职。客户B推荐给其朋友C,商家A在给C提供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产品质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C差评了A。A心里不爽,与C发生了争吵,结果双方不欢而散,C再也不相信熟人介绍的生意买卖了,并且向身边的人诋毁商家A。或者A将C的联系方式贴上广告骚扰标签,或者卖给诈骗机构,以牙还牙。

A是个好商家吗?对于B来说,是的。但是对于C来说,并不是。

C是个善良的人吗?对于B来说,是她的朋友,人以类聚,当然是。但是对于A来说,穷凶极恶,尖酸刻薄,当然不是!

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不同的人戴着不同的眼镜在评判,加入了个人的主观色彩,即使引入了真实案例,但是这一个案例可能只是千万个案例中的一个,并没有多大说服力。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立场观点不一,才有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否则要随着人口的增多,世界岂不是要乱成一锅浆糊。

我们无法左右世人的眼光,唯有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中,摆正心中的那把人性标尺,做个好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寄生虫」中人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