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要知道为什么,首先要了解历史是什么?中国人历来就善于从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总结、挖掘对于历史经验的教训。戊戌变法领导者之一梁启超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此话比较科学地解释了什么是历史,概括来说就是“记录”、“总结”、“借鉴”。所以历史不单单只是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而是经过加工整理,最后形成对一段事件的经验总结,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犹记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秦王扫六合》。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其伟大历史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历法等,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多民族封建国家。这首诗也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史学著作《兴衰两千年》中,第一章关于“秦、汉”部分的卷首语。


      《兴衰两千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一书收录了吕思勉、张荫麟、鲁迅、孟森以及梁启超,五位史学大家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研习与探讨(其中收录吕思勉的部分最多)。从大秦帝国的大一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从隋唐五代的兴衰与契丹人的入侵,到两宋的浮沉与蒙元帝国的兴起及对中原文化的冲击:直至末帝溥仪被军阀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标志着清末爱新觉罗王朝的覆灭。此间道尽了中国两千年历史的沧桑巨变,深刻揭示了两千年间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书中按中国封建王朝传承顺序分为“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朝”、“清朝”六部分。相信鲁迅先生在第二章关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部分的论述,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相较吕思勉、张荫麟及孟森,此三位大家的半文言文写作风格及通篇无甚个人观点的论述,站在新文化运动前沿阵地的鲁迅先生,其语言偏白话文,文字风格稍显诙谐幽默,而且在文末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读者的舒适阅读体验。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书中有且只有这么一篇,所以这也是我在读完书后觉得能吸引我,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熟悉吕思勉的读者大致对他的著作不会陌生,其著作主要有《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中国社会史》。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以断代史和通史为主,其学术风格方面可以归总为两点: 一是古今通贯、内容周瞻,吕思勉以“通人之学”作史,冀合众事而观其会通,基本上做到了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二是综核名实,吕思勉认为学问在空间,而不在纸上,其治学 “颇能将当世之事,与历史上之事实互勘,而不为表面的记载所囿”,形成了平实冷峻的著述特色。上述两点,在该书其所著的部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对梁启超的认知大致尚停留在“戊戌变法”时期,殊不知他除了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这层身份外,还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在其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附有一篇题为《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的论文,被收录在了书中最后一章的清朝部分。其中论及康熙之世时,就曾说“那时候的康熙帝,真算得不世出之英主……他即位初年虽然有点兵乱,后头四十多年,却是历史上少见的太平时代”。


      那个年代大致尚未出现和平年代一说,而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这一代人却时刻不敢忘却那些历史的教训。今天,历史的硝烟已渐行渐远,但它沉淀的精神闪耀出来的瑰丽光芒却依然令人瞩目,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会照亮人类历史前进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