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仁道,王道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为什么不能行霸道,而是要行王道,那么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仁,仁道,王道的关系。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认为,如果有俊杰在位的话,那么天下的事都会高兴,并且归顺于你,如果在市场一个东西非常畅销的时候不去征税,然后在他不畅销的时候也不去征税,那么天下的商人也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归顺你,如果你过关,有一些保安措施,而且不会征税的话,那么天下的旅客和游说之人,也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归顺于你,如果你帮助那些耕地的人,并且不收税的话,那么天下的农民也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归顺于你,如果你不经常去乱征兵的话,那么天下的人民也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归顺于你,如果能做到这五点,那么天下的所有人民都会敬仰你,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人民们都会率领着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帮他们的父母,如果能行这五者的话,那么天下还不是你的吗?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具体策略就是让市商旅农民都让他们高兴,并且让他们归于你这个归并不是所谓的霸道的,所谓的武力征服,而是用人心去感化他们,让天下都归心。

那么王天下就需要考虑君王自己的仁心了,那么,君王王天下就需要得到那么得到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和,也就是自己有着那仁心,但是孟子为什么要说天时地利人和呢?因为天时地利是你不能所决定的,也就是外在所构成的天时与地利可以获得一个好结果,但并不是得到的核心,因为他即使可以帮助你最终达成实现的,但是你最重要的还是仁,也就是自己得道

所以说君王王天下就需要得道。也就是自己要有那个人心,但是还天下却是一个最终的结果,王道其实就是推行的策略,而人道也就是人,正则是推行王道的形式。也就是说,君王首先需要有人,之后要通过推行人道的形式来得到民心,再通过王道的一系列策略,最终王天下。

其实孔子在陈蔡绝粮的时候就曾经说过,道德标准是不可以降的,但是孟子看来,道德标准其实降了一些,因为在之前的一则中,孟子对梁惠王说可以好色,但是需要与民同之,也就是身为父母官,要与民同乐,但其实这个只是一个结果,但是你怎么样实行这个结果则就不一定了。其实这里孟子的观点就有一些“政统”的味道了,就是君王的德行,其实可以减少,但是最终的结果也要达到,但是如何达到呢,其实就是政统的,这是我们后面要去继续辨析的。

其实现在我们班级中就有一些政策,比如说现在我们有行政部长,那就是设立了一个具体的规则,然后找人去推行他,但是这里的行政部长对德行的要求其实就不是特别高了,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法律法规,我们只需要去找人执行它就行了,但是这就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继续修炼我们的德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这能够达到我们自由的法律法规之下,不断的修炼我们的德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仁,仁道,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