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死亡变得文艺 2017.42/52

本周去影院看了两部电影、去剧院看了一部音乐剧。对于文化生活繁荣的我来说,也是颇为奢侈的一件事情。然后别人都问好不好看,这就像小时候问别人某某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难以回答。但我忍不住在想的是,好巧的,这三部都有关于死亡的主题。

首先是典型好莱坞美式快餐般的《正义联盟》,充斥着大洋彼岸创造出来的各路神祗,或金刚不坏之身,或青春永驻之容,刀山火海,电闪雷鸣,无所畏惧。大概是上个世纪的梦想国度,普通的凡人面对着飞速的发展变化,也会有无所适从的迷茫,希望可以更好,希望可以更安全,于是就有了对于超人类的幻想。

上半年就写过关于Wonder Woman,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完美。这部续集里,这样的气质更加浓烈,算不上难看的画面,但剧情松散,过于随便,本来颇喜欢的蝙蝠侠,作为唯一一个并不具有超能力的角色,被简单粗暴地处理成挥手买买买的中年大叔,还沿袭了之前仇杀大超的无脑莽撞,全然不是其它系列里的沉稳睿智,难以接受。而上一部里随随便便就死了的大超,这次随随便便又能复活,也让我猛翻白眼。

英雄之所以不朽,不是因为设定,而是其高于常人的选择和行为,让其有资格逃避死亡。否则我们创造这些英雄的意义何在?

最后是百老汇经典的音乐剧《西区故事》,除却上半年棒得不行的Wicked,下半年最期待的当然是这一部。但它和Wicked完全不同,不论是唱段曲目还是灯光舞美,都透露着浓浓的old school的气息。尤其是大段大段寓意着冲突矛盾的舞蹈,时而是小混混们的街头对峙,时而是体育场里两个种族之间的热烈斗舞,时而又是女孩子争论着挥动绚丽的裙摆,每一场都看得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感受到浓烈的青春的气息。

但这样的青春,就像其原型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朱丽叶》,翻滚着他们也都不明所以的冲动和暴力倾向,因此血染街头,青春陨逝。比起男主角Tony最终意料之中的中弹身亡,更触动我的,是那一出幻想中的天堂,所有不同肤色的少年都褪去了代表各自帮派的衣衫,同而存异的白色服装,彼此走近,却无现实中无名仇视的目光,相伴微笑同行,而后组成和谐温暖的舞步,一直到,一直到两个白衣上沾染鲜血的形象,那是他们因恨而死的同伴,天堂瞬间崩塌,没有一丝的保留。

有多少无辜但有罪的少年,有多少同样无辜但有罪的成年人,因为自己也并不清楚明白的原因彼此仇恨残杀。这样的死亡,会换来更好的世界么?还是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将人间的美好也一并葬送。

中间是皮克斯动画《追梦环游记》,好吧又是一部特别不走心的片名翻译,英文原名的COCO到位得多。把它留到全文的最后来写,是理所当然的。其一,它是实实在在一部关于死亡主题的电影,其二,它的优秀和美好超出我已经做好的内心准备——毕竟,皮克斯嘛,每一年的动画长片,都承包了我最巨大的观影泪点。而这一次,满脸褶皱的太奶奶,追求梦想的小男孩,落寞的最后一曲吉他歌谣,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爱的回忆,一个女儿对于父亲的爱的不肯忘记,足以击中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缩在电影院黑暗的座椅上,不管不顾地泪流满面。

而皮克斯,或者说墨西哥人,对于死亡的描写并不是哀伤,却是充满了诗意的温暖。肉身会消逝,但若有人记得身前的点滴,灵魂便不会灭亡。我们是很难相信天堂地狱前世今生的小孩,但今后若问起,就说我相信COCO的死亡观,那便是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爱和被爱,创造足够多的美好回忆,若有一天死别,能够3分忧伤7分温暖地想起,便已经是,最好的拥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死亡变得文艺 2017.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