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本,是你的思想、识见、修养、能力。礼无本不立。“文”,是文采、口才、修饰,礼无文不行。

没有质,就没有本;而没有文,你就没法影响推动别人。

“质胜文则野”,如果你的质超过了文,质有余而文不足,那就跟乡野之人一样,不能服人,别人不会跟从你。

“文胜质则史”,如果你的文超过了你的质,花样文章很多,本质修养能力没有,那就跟掌文书的史官一样,文采飞扬,但没有自己的东西。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是相半之貌,文质彬彬,就是文一半,质一半,刚好相配、相当。

简单地说,就是办事能力很强,讲话水平很高。这符合我们对我们钦佩的领导人的标准。伟大的领导人,都是伟大的演说家。


今日论语收获:

1、质是本,引申为内在修养,能力等;文为表,引申为外在文采,修饰。一个人内在和外在要配合得当,才能相得益彰。

2、质胜文,如同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到不出;文胜质,如同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文质彬彬,形容一个人既有内涵又有礼貌,文质刚好相配,相当。

4、既能做得好,又能说得好,是领导人的标准,也是判断是否为君子的标准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