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大人生规划第6期:战术和战略并重

我今年32岁,坐标广州,英语专业硕士,目前在家里的公司担任出纳,月收入约5.5k,今年在备考中级会计职称。

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备考了两年老师,都没考上,加上心理压力极大及原生家庭的影响,患上了抑郁症。

当时内心很痛苦,每天都没有精神和动力,不断自责和自我否定,像行尸走肉一般。

后来家里人知道我的情况,也支持我不再备考并从广州一家很不错的辅导机构里辞职,转行做起了出纳,走上了财务这一条路。

通过这几年的服药和心理建设,虽然还是不是很自信,不过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慢慢稳定下来了。

虽然已经工作三年了,但是积蓄只有几万块,还不算之前抑制不住购物欲望超前消费欠下的信用卡账单。

有时在想:当时是不是再撑一撑就能熬过去?

不放弃自己的本专业英语,现在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

我现在的职业是出纳,不断提升自己,学习考试考证,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机遇呢?

像我这样跨专业的人,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三十岁之后的职业发展呢?

是利用以前的专业基础,做回辅导机构的老师或者翻译,还是沿着现在的财务这条路走下去,不断考证提升自己呢?

因为即将成家,想多创收,提高日后家庭的生活水平。

读到你的故事,我仿佛看见了很多人的人生。

你在过去经受了很多苦难,我对你表示同情,同时也对你积极地努力抗争、积极服药、积极通过心理建设来稳定自己的情况表示理解和支持。

我特别想回应的一种感受是:

总有些人喜欢对别人说“你怎么不努力呢?人生就应该努力!”

这些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理解,对于有些人来说,哪怕只是健康地活下去,似乎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造成你今天这个局面的,除了我以前讲过的人生没有累积优势,没有不断地增加自己含金量等因素以外,我今天还想再特别强调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你做的所有选择都是风险厌恶型的。但其实不承担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当你不去承担风险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没有办法迎接变化,迎接挑战。

比如说,现在看起来做出纳、会计、财务是一条安全的路,可是也许再过些年,这类职业都不是那么安全了。就像现在很多人做滴滴司机,看起来很安全,每个月收入都很有保障,可是如果再过几年无人驾驶来了,那时还需要滴滴司机吗?

第二件事情,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要拥抱风险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拥抱风险,风险就会拥抱我们。

我强烈建议你允许自己不要再去考证,考证似乎就是你跟自己的一场战斗,你这辈子好像就跟考什么东西耗上了。

你完全可以在上班之余做些别的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你是英语硕士,我相信你英语很好,翻译能力也不错,虽然现在有很多翻译的软件,但很多小行业还是需要翻译人才的,你完全可以接一些翻译类的活。

我举两个例子:

比如很多字幕组需要招人,你进去之后认真的翻译英文字幕,那是不是翻着翻着,就有机会在一个小圈子里做一个美剧博主呢?

又比如我们情感行业,也需要擅长翻译的人才,在美国有非常多最新的婚姻家庭治疗相关的论文,但可以说绝大部分情感行业从业者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看;还有绝大部分情感心理类的畅销书也是没有被翻译到中国的,这种情况下你试着不断去翻译一些国外的相关文献、研究,甚至只是翻译和分享一些普通的畅销书里的一些概念,只是做一个日常的搬运博主,就有可能能够收获很多了。

这两件事都是典型的日积月累,越做越有优势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逐渐掌握一些技能。当然,这两件事情都建立在你原来的英语技能的基础上。

以上只是我给你提供的一个思路,如果你希望创收,你要明白你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拿时间换钱;但未来你要做的是拿技能换钱,甚至是让自己的技能越来越值钱。

最后,真正能解决别人问题的才叫技能,而现在英语只是存在于你大脑里的知识,它还不是一个技能。

2

关键词:直博女的就业生子规划

我是本科毕业女学生,年龄23,净身高159,体重83,单身,今年确定为中科院某研究所直博生。

经济上我会做到不问家里要钱,母亲比较担心我的结婚生子规划。

我现在就是否要读博问题很纠结,虽然已经收到读博学位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快30。

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人生规划,女博士,一方面是学业工作,一方面是抓紧结婚生子,一般工科女博士,如果工作的话就近几年公司是不愿意让你生子(错过最佳时期),但是生子的话就很不容易找到心仪的工作。

现在我听说,直博的话,还没入学可以转学硕(学硕读完也可以转博,但是那样的话,没有直博省时间) 下面是我面临的三个选择:

1、直接读大概六年拿到博士学位(6年);

2、先上一两年试试,实在不行再转硕士(4年);

3、还没入学,咨询老师是否能直接转硕(3年,这个是听说,还没有问导师,想自己先想好再问,怕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毕竟当时自己为了进这个所,把直博排第一,这样轻易放弃,不太好);

我觉着自己也有读博意愿(还不太确定,感觉自己是哪种都行的人,也会很努力去做),可能还没到最后一步,不够坚定。

但是看网上或者身边朋友觉得女生读博真的挺影响以后就业和结婚生子的冲突,也比较现实的问题,我就容易动摇,对未来很迷茫。

人生规划的问题,有的时候会很容易往两个极端走:

有的人只重战术,不重战略;有的人只想战略,没有战术。

像上一个女生,她属于什么情况?她是过于重战术,而不重战略。

比如她阶段性的考个英语硕士,后来换了一份工作,然后又想考这个证那个等等,她的人生抓不住重点,全是小战术,一顿乱跑,东南西北跑,后来回头一看还在原地。

而你呢,完全偏向了另外一端,全是战略,没有战术,想的都是一些无比遥远的外太空的事情。

你现在还没上博士,就已经一边考虑上:

能不能够转硕士啊?博士毕业又快30岁了,工作的时候公司愿不愿意让生孩子?生孩子又不容易找到心仪工作……

这些全是外太空的问题。

你现在才23岁,这个直博还没上呢,你想的这些东西都是六年、十年以后的事情。

谁知道六年之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讲一个例子:

2005年,我才上大三,那时候的我怎么能够想到六年之后的2011年,就忽然变成中国的移动网络元年了呢?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大家上网全都是用电脑,也就六年之后,忽然就变成了全是手机上网;同时,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迅速地改变了我们所有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经济的方方面面。

所以,你怎么能够知道在六年以后,你现在所谓的抓紧结婚生子的问题会成为一个难题呢?说不定那个时候,都有很多女孩自己跑去冻卵生小孩了呢?

当然,这些只是我头脑风暴了一下,并不是说那个时候就一定是那样的。

我主要是说:我们往往是用一个马车的思维去幻想火车跑多快。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一顿跑战略的时候,也容易出现一个情况,就是你也跟前面那个女孩一样纠结了。

你是重战略,不重战术的人。

那什么叫战术呢?

战术就是此时此刻你能不能够读好这个博士,这就叫战术。

又比如说,你如果很担心结婚生子的事情,那此时此刻你能不能找个男朋友?

你现在就结婚生子,一边读博,一边生子不就行了吗?我也见过很多女孩子读博士的时候就把孩子生了,这就叫具体战术。

看完这两个故事我们会发现:

做人生规划时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完全没战略,天天跑战术,原地兜兜转转;要么就是完全畅想战术战略,各种焦虑,还是原地兜兜转转。

所以,我们既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刚柔并济,容纳多元的思维模式,先跑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大人生规划第6期:战术和战略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