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在过完年假刚上班不久,我又请假回家乡了。好在领导都批准,我才有此行感想。
打算就回去一天或者两天,但是没想到这两天如此匆忙
3月1号早上五点起床,六点从广东佛山出发回家乡,3月2号下午三点半左右开始开车回来。
在此之间,除了去了在路上的时间,3月1号中午10点到家乡的集市,进行一些食物的采买。
12点这样子到家第一天,当天下午就开始处理造成这次回家的事情。事情处理完,已经是当天1号下午两点多了。
开始做午饭吃,吃完饭三点多。
我万万没想到,吃完饭三点多了,我大伯和大伯娘拖着铲子就去种桂树去了。
因为在回来的路上大伯买了200块的桂树,一块钱一棵。
因为农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年迈和幼小的孩子在家。
当时靠着田地的粮食为生,田地都是拿来种水稻的。
随着年轻人背井离乡出去谋生之后,这些田地随着老人家越来越年迈而慢慢的荒废了。因常年确实打理的田地长满了比人还高的杂草。
爷爷不忍心田地一直这么荒废下去,身体每况愈下,没有了那么多精力去管这些田地了。
爷爷就此进行了分家,因为爷爷只有两个儿子,其他五个都是女儿,所以田地就是大伯和我爸爸平分了。
两家开始各自管理各自的田地,过年回家去除草,种树。直至田地种满了桂树为止。
但是桂树不是那么好养活的,我们投进去了大几千块钱,种了好几年,才成活了一半吧。
土地泡水太湿润了,桂树养不活,会被淹死。
土地太干,没有水分,很容易被旱死。
种下去之后,没有时间施肥,过一年在回来看,土地养分基本被杂草吸收了,树木没有营养,最后被草盖过去了,干的干,死的死,长不大的长不大。
除草的时候,因为不小心或者不仔细看,又破坏了一些树苗。
因为后来的树是补种的,终于有时间施肥了,可是这肥料不是除草的,肥料的养分不止树木能吸收,各种杂草也能吸收。
树木终于好了一点,能长起来了,可是杂草也长起来了,长得比往年还好。
在这几年的摸索之下,终于有了好的解决方法。
在补种桂秧的时候,把木薯也插种进去。木薯长得快,长出来后,给地遮阴,草长得没那么快了,树木又能吃到肥料的同事还能吸收霜降等等。
用了这办法之后,家里的桂树终于有一批是长大起来的了。
在稍微偏远的地方,有零星几块比较贫瘠的土地,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大伯他们终于有时间去料理了。
给地里除草,除去繁杂的竹根,种桂树。
因为时间赶,没时间施肥和种木薯进去,这地里的树苗存活率真的不高。死伤大半。
今年过年更赶,只来得及除光杂草,种木薯,剩下稀稀疏疏的几个树苗,没来得及补种进去。
大伯利用好了3月初这次回家乡的时机,然后买了200棵桂树苗。
在3月1号回去的第一天下午,四点多然后赶着去把它种完了,200棵不多不少刚刚好把空缺的土地都补充上去了。
本来打算第二天早上赶回广东的,但是干活回来,大伯突然发现家里有新买的肥料,然后第二天早上大早的起来又去干活了。给新种下去的树苗施肥。
这一次回家之行给了我很大的感想。
1.时间是挤出来的,这里挤一点,哪里挤一点。就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人的成长和积累就是这样子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一开始看好像没啥变化,微不足道,但是当积累的时间长了,猛然发现,已经积累了很多了,且收获喜人,硕果累累。
2.找另外的一半,一定是要找一个勤奋的,勤奋的人会不自觉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勤奋。就像我大伯,回家大年初一都是想着干活的。
3.两个人在一起之后,肯定是要一起努力的,不可能一方看着,一方在拼命努力。这样的感情不长久。而且双方在一起之后,生活没有在变得越来越好的路上,可能这段感情也不是很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双方都在走下坡路。我大伯很勤奋,我大伯娘不忍心看着我大伯一个人干。所以我大伯娘嫁给我大伯之后,虽然是不用早起做饭洗碗什么的。但是她会给大伯洗衣服。除了给大伯生儿育女之外,大伯做什么她都支持,都跟着干。大伯做装修的,她跟着大伯也做装修,大伯负责做木工,她负责油油漆,油墙壁,打扫卫生等等。大伯回家过年干农家,她也跟着干农活。一个人勤奋,带动另外一个人勤奋,两个人一起勤奋那就是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