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

人生最好的选择是会读书,喜欢读书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大概是记事起,由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到了呼之欲出的舞勺之年,主动或被动地读书,只是希望读书能够教会我们人生哲理,让我们少走弯路。

但是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无数的心灵鸡汤,阅读了名人大家的励志书籍,浏览了公众号的各种涉及情感、人生、哲学的论调,知道了很多人的人生,了解了如何来解决困难,如何正确地与人相处的道理。

只是心里仍旧藏着多年以来的疑惑,即: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别人的见解竟会如此独特?在实际生活中又能熟练运用,出口成章?而我们是否经常“读完”一本书,脑海里却只是一片混沌,零星散落着一些故事情节,转眼就忘。是否经常羡慕别人读书的效率,不但能抓住重点条理清晰地讲述书中内容,还能轻轻松松洋洋洒洒地誊写数千甚至数万字的笔记。

但是真正等到这些问题降临到你头上时,你又一次手足无措,扪心自问,这么多年,你真的会读书吗?

01读书是长时间不断的坚持过程

曾经的你是否有发誓过这一周要完成长达数百页的读书计划,涵盖面还要求够广,甚至愿意为知识付费,借助于音频、视频等方式撷取碎片化的知识。

往往有很多人也只是一时兴起,走马观花地阅读,不得要领。

读完后打卡向众人炫耀自己的成绩,显得爱慕虚荣,哗众取宠,其实真正读懂了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何必内卷呢?

读书切记浮躁。

读书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更是需要不断坚持的过程。

就像生物学上证实的能量传递铁律一样,一次进食仅有10~20%会同化到你的身体中,其他的都以不同形式消耗掉了。

读书也是这样,当你第一次读完总会记得那些闪光点,但是也有绝大部分被你选择性滤过或遗忘了,而真正经典的书籍是值得你反复去钻研的,每次阅读都会受益匪浅,这就需要时间来沉淀。

读书更是孤独的过程,不要在乎阅读的速度,要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自己和过去大师们的心灵交流。

坚持长时间读书的优势在于培养出色的学习能力,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更需要不断更新你的知识,唯有去主动阅读,作为一个材料专业的工科生更是深有体会。

新材料在近几年层出不穷,从07年红极一时的石墨烯到18年的石墨炔,再到半导体、能源领域的钙钛矿纳米片制成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前沿科技变化太快,如果你不去坚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如何能跟进潮流、汲取最先进的理念?

以我为例,疫情期间在家就给自己制定了个计划“每天读满30页”,因为这个目标足够小,而且完成起来难度不大,慢慢地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

到现在我也会随身背上一本,保证我随时随地都能读书,不断地给自己暗示和刺激,我相信读书是一辈子需要坚持的事情。

02 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输出知识

也许又会有许多人疑问,读书已然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但是遇事我们依然磕磕碰碰,就像完美无缺的世界观无法指导同样完美无缺的方法论一样。

生活中不乏这些人的存在,可以称其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派的矮子。

这是由于他们只是一味的输入,从不输出,这些道理和知识就永远不可能为己所用,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规律,总有一天会忘记,不免会有“书白读了”那样无奈和后悔的感觉。

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地书活起来。

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所学的知识和道理才得以被激活,而这些被激活的知识才真正是对自己有效的知识。

为了使阅读更加有效率,‘读书大家’大岩俊之提出了要带着有所输出为前提来开始阅读,即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输出知识。

就像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一些概念或者逻辑关系可能不太熟悉,我就会反复查阅相关资料不断加深印象,这也是直观的输出倒逼输入的体现。

曾有学者做过一项调查,提供了关于“学习过的内容你理解了多少”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该研究发现只是听到、看到或是听到又看到相关内容的人们只能理解10~20%左右,和别人交谈过后的理解水平能够达到40%,而亲身体验则可以理解80%。

最后作者在给出数据之后提到其实“教”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你理解超过90%以上的所学内容。

“教”本来就是一种输出型学习,就像你可以将你所看所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加工,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尽可能地广泛传播你输出的内容。当然每人喜欢的方式有所不同,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输出知识的手段。

这样,通过在不同场合的“教”,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会刺激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头脑也会积极思考,阅读更有效率。

03 带着理性批判的眼光去读书

如今的自媒体和互联网如此发达,无疑会有无数的知识等着你去发掘和使用,可能某天你需要,青椒炒肉相关的书籍或刊物,大数据的存在会使劲给你,推送出《青椒的营养成分价值》或者《青椒不能和什么共食》等等相关信息,混淆你的视线,混沌你的大脑,干扰你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如果此时你只是选择囫囵吞枣地乱读一气,不去体会,书中的人文情怀和现实意义(如何来做好青椒炒肉这盘菜),其他读到的知识就只能算是“鸡肋”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也有不合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或行为规范,一味地苛求完美而忽略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读者的一大损失。

当然,每个人的信仰和观念不同,读到同样的内容引起的共鸣也不一样。面对许多繁杂冗长的读物,我们需要带着理性批判的眼光去读书。

理性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历史的眼光”,让我们能够跳脱出作者构建的一方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要想分辨道路,我们常常沿用前人的判断,也就是阅读经典。但是当我们阅读时,就意味着思维进入了休息状态,无需使用自己的头脑,而是借助别人的头脑进行思考。

换句话说,我们为了避开思维的劳累,借用了别人的成果来解除自己的疑惑。

然而,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陷入思维定势当中,变得人云亦云。

叔本华曾说:“读知别人的思想,如同吃残汤剩菜或穿别人扔弃的旧衣一样,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

而作词家林夕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在《就算天空再深》一书中,他从脱离政治角度认为奥运会火炬传递无需理会他国、他人的干扰,从人性和自尊的角度,评价开幕式上林妙可的“假唱”,从“跑得快不如活得快乐”的角度去理解刘翔的弃跑,而且更相信无用的祈福不如运用专业救援知识或技术为地震救灾做些实际而有效的事……

黑黢黢的乌云没有人会说是一道亮丽风景。

但如果能够看到乌云背后那道灿烂的阳光,那应该算是好景了。

就像欣赏“仙人指路”时,移步换景,又似“喜鹊登梅”,这一现象告诫我们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来引发深刻的思考,形成对“美景”更加理性的认知。从不同角度赏析书籍中处在书中大环境下作者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有助于我们脱离书籍本身,和作者产生共鸣,加深理解和记忆,或多或少能够学到些东西。

04 结语

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坚持读书、保持思考的前提条件下,找到你真正想要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随时付诸实践,做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不自怨自艾,在行动中发现书中的理论是否有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总有一天,书会越读越薄,然后越读越厚,人生也会朝着越来越顺利的方向前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