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读书·第二期】【作业5】察觉自我暴力,与己和

【引言】我们前面说了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我们需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也说了如何区分事实和评价,尽量用事实去描述自己的焦虑,然后去寻找自己的行动计划。可能我们会好奇,与自己和解的这两个对策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对自己使用暴力?我从来没有过,我是一个正常人,不会自残。

最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后,我才慢慢的发现,很多人都在对自己施暴,但自己却并不知道。这也是我们说的隐秘的暴力!

【阅读原文

  P16  道德评价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 “他对人有成见。” “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然而,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 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P18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 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 就去与他人做比较。他给初学者介绍了几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 根据当代媒体的标准, 展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他建议读者先量好自己的身体尺寸, 然后与照片上的美女或帅哥的尺寸做比较, 并用心体会差别。这个练习实现了它的承诺:在比较时, 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此时, 我们的心情极为低落。可是, 翻到下一页, 我们发现, 第一个练习仅是热身运动。既然形体美不是特别重要, 格林伯格现在请我们比较要紧的事情:成就。他从电话簿中随机挑出几个人让读者进行比较。他声称他看到的第一个名字是大音乐家莫扎特。格林伯格列出莫扎特能说的语言以及他在少年时期的主要作品。他接着建议读者想想他们现在的成就, 然后和莫扎特十二岁时的成就做比较, 并用心体会差别。

P19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 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 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显然, 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 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 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 作者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纪录了审判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Adolph Eichmann)的过程。据她的记载, 艾希曼及其同事借助"Amtssprache”回避责任。 "Amtssprache”大意是“办公室语言”或“行政命令”。例如, 如果问他为什么采取了某种行动, 他也许会说:“我不得不做。”如果追问为什 么“不得不做”, 他就会答道, “长官命令”、“公司政策”或“法律规定。

P19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 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 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许多人相信, 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 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我也曾以为, 作为父亲, 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 我发现, 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 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 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 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 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I 复述原文】

【what】这是四个片段组成的暴力沟通的常见情况。

【why】当我们与他人采用这四种沟通方式的时候,会造成彼此间的隔阂,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善意。但现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个体都可以独立生存了,但如果我们对自己采用了这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将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伤害,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how】今天我们的行动非常简单,想想自己的焦虑,是由于自己的哪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呢?

【复盘反思】

【优秀学员作业】

请说说第一天的让我们焦虑的事件属于哪种自我沟通方式?你是依据什么标准判断的。

【学霸学员作业】

其他三种沟通方式,你自己是否对自己使用过呢?可以试着描述一下。

【作业参考方法】

【Step1:撰写草稿】

□可以列出我们对这四种情况的标准。

□建议举一个具体的故事。

□建议故事要与文章的知识点相关。

□ 做一个反思,引发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Step2:自测修改】请参考以下注意事项,检查并修改自己的作业。

□ 复盘中的故事是否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 故事是否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 故事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文的知识点。

□ 反思是否可以达到举一反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猛读书·第二期】【作业5】察觉自我暴力,与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