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的背后,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大家都是听说过一个实验,叫“习得性无助”,它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为研究狗怎么得抑郁症而做,实验的内容是:

把两群狗赶到A、B两个笼子中,并给笼子通电。A笼子和B笼子用一根铁杆接通,两个笼子里的狗都经受了同样的电击。不同的是,A笼子里面有切断电源的闸阀,而B笼子没有。被点击很痛苦,两个笼子的狗在里面跑来跑去找办法。A笼子的狗很快学会了通过切断电源闸阀来减少痛苦,而B笼子的狗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着A笼子的狗切断电源。

后来,他把AB两个笼子的狗,分别放到C笼子里。C笼子里面没有切断电源的闸阀,但是很矮,只要奋力一跃,狗就能跳出笼子。他在给C笼通电时,A笼子的狗上蹿下跳到处找闸阀,虽然没有找到闸阀,但是它们很快发现只要用力一跃,就可以跳出笼子。而B笼子的狗却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心甘情愿”地忍受电击,并时不时发出几声哀嚎。

为什么A笼子的狗会不断地尝试跳出笼子,而B笼子的狗受了电击却一动不动呢?答案是,B笼子的狗不仅受了电击,还习得了一种信念:我做什么都是徒劳。不是电击本身,而是电击造成的这种信念,让B笼子的狗放弃了挣扎。

在我们身边,听到最多的与“习得性无助”表达同样意思的话就是:破罐子破摔,它暗含的意思就是:再做什么都没用了。这种对伤害抽象化的反应,跟我们擅长总结规律有关,有时候会“举一反三、以偏概全”,这样就扩大了心理遭遇伤害的阴影面积,没有以事论事、点到为止的心态作为支撑,为了提升生存率,就在意识上、心态上扩大了防御范围。

下面就举例,来说明“习得性无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有个小伙儿,我们就叫他:吉姆,刚毕业不久,到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工作,由于公司刚刚起步,各项制度、流程都不完善,所以他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老板因为压力很大,对他非常严苛、挑剔。结果,他撑了半年,就被开除了。这是一个创伤事件,给吉姆留下了心理阴影。

如果他经受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对重回这家公司有恐惧,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他伤害提升一个级别,把防御的范围扩大一些,吉姆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去创业公司工作,这就把所有创业型公司都排除了。

如果他伤害再提升一个级别,把防御的范围再扩大一些,吉姆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去公司工作,直接去考公务员了。

如果再进行扩大呢?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应付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他的防御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工作,他可能会选择当一个啃老族。

这就是典型的“绝对化思维”,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让人们陷入习得性无助中。吉姆,从感觉工作的这家公司很可怕,到创业公司很可怕,到公司的工作很可怕,到工作本身很可怕,被开除这件事对小A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防御的范围就越大。而防御的范围越大,自我的活动空间就越小。于此同时,他对挫折的思考越绝对,情绪反应就会越大,悲观和沮丧的感觉就会越强烈。这进一步妨碍了它往外去扩展生活。它的生活就这样逐渐停止了。

对挫折反应的绝对化,正是绝对化思维的本质。塞利格曼提出,绝对化思维是从这三个方面对挫折进行了绝对化的加工,分别是: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就是再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或是持续下去。比如最近公司效益下滑,有人觉得只是最近效益下滑,有人会认为效益下滑会一直持续下去。前一种人的认知将挫折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给未来的变化留下了空间;后一种人将变化认为是永久性的,一旦把某一件事情永久化,人们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滋生悲观、失落、消极。还有就是,时间上的永久化,不仅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我们先说说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比如,同样是加班,加班后都会觉得很疲惫、很劳累,但有人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心想:需要加班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肯定是能力不够。很疲惫、劳累,它有解决的方案,比如洗个温水澡休息一会儿,或是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而认为自己没出息就是给自己判死刑,意味着没有变化的可能性了。

其次,除了体现在时间上的永久化,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和评价上。在此,我强烈推荐一本书,书名叫《非暴力沟通》。在沟通中,我们喜欢用“总是”、“一直”等字眼来给别人扣帽子、罗织罪名。比如,一对夫妻,丈夫在某一周之内,有两天在外应酬,没在七点之前回家,妻子就说:你总是不按时回家。“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当妻子学会纠正语言习惯的时候,用“有时候”或是“两次”代替“总是”,是不是指责的意味就少了很多,他们之间的裂痕是不是更容易修复一些呢?

普遍化也是绝对化思维加工挫折的一种方式。所谓的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历史学上,有种刑罚叫连坐,就是这种意思。在生活中,当有一两个人对你不公平时,进而推广到全世界都对你不公平。

绝对化思维还有最后一种加工方式,即:人格化。什么是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其实成因是多方面的,正如俗语“天时、地利、人和”、“一个巴掌拍不响”等等。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都是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指责、愤怒、失望。如果绝对化成都是自己的错,那么就会满腹内疚、自责、忧郁。在生活中,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以偏概全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在针对自己,都是自己的错。在电影场景中,常常看到主角冲天怒吼:老天爷,你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这就是一种人格化。我们经常对坏事产生一种奇怪的内疚,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还要将责任大包大揽,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却依然觉得是自己的错。这种对挫折提升了防御级别,扩大了防御范围,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内疚、自责中。

现在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出现绝对化的思维呢?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认为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如果我们愿意接受这些痛苦,他们就会慢慢过去。如果天天都想着如何去防御这些痛苦,这些防御不仅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离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中备受折磨。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防御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生活中获得疗愈的机会。

绝对化思维,不仅让我们被负能量缠身、而且让我们停止了对世界的探索。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思维方式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点对点地思考、解决问题,永远聚焦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罐子破摔的背后,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