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409天,17.13乡愿,德之贼也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09天

原文阅读: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阿谀媚俗毫无原则,却又装出一副有道德持守的伪君子,就是道德破坏者。”

启发思考:

      在《论语》中,孔子对许多人进行过评论,有推崇的,有贬斥的,不过,在所有人中,让孔子最深恶痛绝的一类人就是本章说的“乡愿”。

        关于“乡愿”,历来有多种解说,《皇疏》中列举了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乡”为乡里,“原”为源本,义即在他人之乡,为了能受人待见,主动放弃自己意见,曲意迎合当地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的思想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乡”同向,趋向、归向之义,指为人伪善,不愿意得罪人,所以一味地屈从别人,人云亦云。

        这种人在生活中被称作“老好人”“好好先生”,表面上似乎与人为善,跟谁都亲热,跟谁都立场观点一致。如果遇到矛盾冲突,他会说:不管谁对谁错,各打五十大板;一个人被冤屈了、欺负了,他会说:也许你也有什么不对。

      第三种观点认为“乡愿”是指孔子的乡里故旧原壤,此人行为乖张,不拘礼俗,道德败坏,孔子曾用手杖敲着他的小腿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孟子也曾对“乡愿”做出解释: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根据孟子的描述,“乡愿”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人生理想方面,内心深处并不向往先王之道,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追求,只关心一己私利;二是在人生态度方面,做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混淆是非,不辨善恶同流合污,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三是在道德修养方面,貌似品德高尚廉洁,行为无可挑剔,实则虚伪自私,品行低劣,为人不齿;四是在处世方法方面,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花言巧语,沽名钓誉,媚世求荣。

      总之,“乡愿”之流巧舌如簧,虚假伪善,貌似正人君子,实则卑鄙小人,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我们知道,孔子是非常重视和珍惜君子的声誉,他对于这些蝇营狗苟、自私自利、不谴是非、欺世盗名的“乡愿”痛恨之极。因为伪君子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公共道德,破坏了社会风气,而且对真君子也造成了极大伤害。孔子认为他们是道德的破坏者。

        一个正常人必然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心意,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一致的立场观点。如果某人对谁都附和,对谁都取悦,他肯定是两面三刀,是在欺世盗名谋利。前面《子路》篇说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可见,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应该是立场明确,表里如一,一以贯之。这样,志同道合者,一起同行共勉;道不同者,敬而远之。而对那些色厉而内荏者,或乡人皆好之者,则明辨远离,勿上当受骗。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409天,17.13乡愿,德之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