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背影》

《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为觉得自己对它的领悟太过于浅薄,迟迟不敢上它,生怕自己的浅薄亵渎了这样的经典。于是课前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自己的上课和孩子们理解《背影》有帮助。

资料:

1、在扬州话中,碰上好运叫“局气”。而“橘”与“局”同声同韵,故赠人橘子,便意味着把好的运气馈予对方。

2、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是几个橘子,就是金橘子、银橘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便不同寻常了。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3、1915年,朱自清的父亲包办了朱自清的婚姻,朱自然自然有怨言,由此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知道后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而且朱自清的二弟几乎失学。《背影》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从北大毕业并参加工作,父亲为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后来父子之间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的父亲写信给儿子,告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写作借鉴:

文章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即点题,干净利落。

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开头写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给读者造成了一种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这种开头的方法叫“破题法”,指“不用什么发端,马上就触到本题(叶圣陶语)”直接点题,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出下文对背影的回忆。结尾写一别多年,读到父亲的来信,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令人感叹。

为什么接下来不直接写“背影”?

②③自然段交代家庭情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是“背影”出现的特定环境,正是此情此境下的背影,才使作者感受到父亲格外的艰难和不易,深受感动。

④⑤写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再三踌躇,终于决心亲自送我。父亲正是因为放心不下儿子,想为儿子多做一些事,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才会有下文的过铁道买橘子的场景。这些内容都是为下文写“背影”做铺垫。所以,不能略去。

描写细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先写外貌,再写动作。动词、形容词的不可替代性,正体现了朱自清语言的准确、简洁、凝练。原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笔墨简练,文字朴素平实,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也叫白描。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两个“黑”,暗示了父亲仍在守孝期间,再次给人一种悲凉之感;三个“布”,既是写实,也体现了此时家境的惨淡、穷困。言简而意丰。

“走、探、穿、爬、攀、缩、倾”这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艰难不易。

副词“蹒跚地”“慢慢”,形容词“肥胖的”的使用同样不可小觑,准确地补充还原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

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中对《背影》的评价:“《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上《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