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明广义老师学习读《红楼梦》第一回 第四讲 十里街乡绅之家,甄士隐梦入太虚之三

原文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之间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她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品读

第一点:

故事开头,我们在大荒山无稽崖看到了一僧一道,在这里作者让我们在甄士隐的梦境中又看到了那一僧一道和那个所谓的“蠢物”。

通过那一僧一道在甄士隐梦境中的讲述,让我们知道了由那僧人大施佛法将女娲补天弃之不用的那块顽石变成的那块鲜明美玉,也就是那个“蠢物”,就是即将跟随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下凡入世的“通灵宝玉”,但还是没让我们看清楚后面的小字。

由此可知,通灵宝玉就是神瑛侍者下凡为人的一生的见证者。因此,才有了石头讲故事之说。

所以说,曹雪芹先生在小说开始讲的两个神话故事从表面来看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的合理性。

第二点:

小说写到这里,曹雪芹先生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为这个故事写了三个开头:

第一个开头就是从“此开卷第一回也。”到“亦是本书立意本旨。”

这个开头是“作者自云”,它离小说的正文最远,但层次也是最高的。

作者自云是从全局出发,交代创作的缘起和动机,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开头就是空空道人在大荒山无稽崖听石头讲故事。

这一点前面说过:这块石头是神瑛侍者人生的见证者,因此它可以完整的叙述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个开头处在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开头就是在甄士隐的梦境中,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将要下世为人,去经历一番由“还泪”而产生的一段爱情悲剧。这是离正文最近的一个开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明广义老师学习读《红楼梦》第一回 第四讲 十里街乡绅之家,甄士隐梦入太虚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