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姗姗来迟的考试
文/野川中学崔丽华
悠哉悠哉,千呼万唤始出来,从去年到今年,这场推迟了多半年的职称考试之笔试终于结束了!
遥想去年,十二月,幸运女神终于眷顾我了,给了我上中级职称的机会!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吧!于是,找资料,印资料,背资料,我开始了紧张的备考。
“课程标准”,这个我熟悉,就是没背过,先拿出来,抓紧时间背吧。“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呢?同为职称考试人员的政治老师给我指路:“一两句解释不清楚,学生们都发过这本书,你跟学生找找看,看过就明白了。”到教室一问,学生给了我一本厚度跟语文教材差不多的书,我两眼一黑,这么多吗?这得背多少东西?
拿着沉甸甸的两本书接着找其他资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这我倒是学过,可距离我最后看到它们过去多长时间来着?至少十五年了吧!那会儿学到的知识现在估计已经全部交给老师了,难不成我还得再学一遍?我打了个寒颤,拒绝再想,这个先放一放吧。
还有这《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新课程理论》这是什么书?我怎么没见过?好在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我们这上职称人员正好凑够三个臭皮匠。你查度娘,我找以前考过同事的旧资料,另一个再联系兄弟学校。
于是,这里找一份,那里转发一份,慢慢的,我们手里的资料越来越厚,越来越多了。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抽空就翻资料,背资料,这时间可不等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晚上刚背好一段,早上就忘了一多半。
可背着背着,这怎么还不考呢?背下来的东西都要忘光了。同事解惑:“这段时间疫情比较紧张,估计要再等等。”是啊,那估计短时间内不考了,心里顿时轻松了。教学任务这么紧张,这些资料就先放放吧,考前再看!于是,资料被我收起来了。
可这件事到底还没完成,不时地在我休息时提醒我:你还有考试呢,你不看看书吗?到时候考试过不了,不是浪费了这个机会吗?于是,星期天,我逛街也逛不踏实了,看电视也心神不宁,一放松自己,脑子里那个考试的声音就会蹦出来,提醒我,让我后悔自己浪费了时间。更可怕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半夜,我从考试考砸了的噩梦中惊醒,深深的后悔,急促的心跳让我再也睡不着!星期天都用来复习吗?可背了就忘的事实又给了我不去看书的借口:“背了就忘,还不如考前突击呢!”就这样反反复复,煎熬不已!
去年期末考试前的星期一,考试时间终于确定了,就在那个星期六。我反而松了一口气,终于要考试了,打起精神,奋斗这一个星期吧!
可惜,刚奋斗了两个晚上,疫情形势突变,我们要提前放寒假了!考试自然是不会有了!我那刚鼓起来的劲又被这个消息给戳破了。
完了!寒假又不好过了!还得左右拉锯,反复煎熬!
过了年,我就开始逼着自己看书,背资料,我想,寒假开学了,这次该考试了吧!可惜,疫情又来了,我又把书放下了!
一个学期就在这样的背背放放中走到了尾声。
终于,考试时间确定了!这边辅导学生复习,那边自己复习,即使再忙,我也不抱怨了。在这紧张的复习中,我居然发现自己以前的背诵并不是无用功,现在复习用时更短了,以前一份资料看完得好几天,现在半天就可以了。那些看似凌乱的资料居然是有联系的,它们的理念是一致的,我简直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走出考场,我一身轻松,我已尽力,结果就不在乎了,这场姗姗来迟的考试终于结束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读《八堂自然课》有感
文/程玲燕
这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哲学和社会学。
这本书共有八节课,分别为:接纳未知、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性别平等、尊重动物、效率至上、浴火重生、长者的价值。
八节课,每节课都受益匪浅。今天先选择第八课《长者的价值》谈一些所思所想。
世间万物都有一位智慧的长者引领着“家族”向前发展。接下来结合书中的内容来看看植物、动物中的长者们对它们子孙的成长起着哪些作用。
当你看到巨大的树木下长着的几株幼苗时,你是否有和我一样的担心:大树遮天蔽日挡住了它的阳光,大树根系发达抢走了它的水分,它想要活下去实在太难。实际上,当你看到下面的情节时,你会会心一笑:“奥,杞人忧天了。“大树不会独占资源,不会对幼苗的处境袖手旁观。“它们通过‘真菌’这个地下网络彼此交流……它们会把自身多余的炭和其他营养物质传递给幼苗。”
你看,树中的长者像不像人类的长辈?它自觉地为它的子孙们输送营养,抚育一代又一代的树木。即使它们身患重病,气息奄奄,还要继续为子孙们贡献力量。
植物如此,动物又是怎样的呢?
海豚妈妈利用海绵教给小海豚捕捉在沙子下安家的沙鲈;逆戟鲸声东击西围猎海狮,幼鲸将一计谋记在心里;狐獴教育它的子女如何在享用美味的蝎子时不被蛰伤;黑猩猩首领会和激烈争吵的同伴坐在一起,安慰失败的一方;狼首领会演示如何躲过麋鹿的蹄子,少死不伤地捕获猎物……
相反,书中还以象为例,讲述了没有资深长者陪伴的幼象不服管教,行为放任,脾气暴躁,10年间杀死100头犀牛的故事。
人类家庭中的长者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呢?
以名士为例,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梁启超,从国家的角度心怀“开民智”“养新民”的愿望出发,从一个父亲的角度,他用自己的爱、素养与情怀将孩子们引上成长之路,书写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精英”的教育传奇。
再看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的高尔基的外祖母,她仁慈、博爱、善良、乐观。她是阿廖沙苦难生活的暖阳,抚慰了阿廖沙伤痕累累的心,为阿廖沙的精神成长铺展了底色。
接下来看看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的一员老兵。他性格耿直,说话做事说一不二。虽小辈们平日里有些怕他,但遇到事一想他,就昂起了头,挺直了腰。
父亲十九岁独自修房子,成家。一辈子在村委里默默做事。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亲切地叫他“老程”。别人家有事,他随叫随到,是公认的老好人。但他性子中的耿直像爷爷一样,不认同的事绝不苟同。
我的姥爷兄妹五人,他是长兄,所以从小不仅要干家里的活还要去地主家做工来分担养家的责任。在没饭吃养不起孩的困窘中他选择了当兵;他不识字却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做过村里的保管;“长兄如父”的他帮衬着四个兄妹们读书、成家、立业;他还带着子女们开展副业:开磨坊、缝纫枕巾等。
母亲在姥爷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种地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婚后的她从姥爷手里接过了磨坊,即使是寒冬腊月的纷飞雪夜,独自开磨,也从无怨言。她向姥爷一样照顾弟妹,也时刻把家族里的老人挂心上。
父亲母亲从长辈们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独立自强、乐于担当等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又影响了我和弟弟的成长,并最终促进这个家庭家风的形成。
文章写到这,又想起了在《新浪财经》读到的一篇文章《“少子”老龄化社会,如何认识老人的价值?》。在“少子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早已成为家庭照料的主要承担者,照顾老伴、照顾子女、照顾孙辈。他们为家庭创造的价值不亚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
古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我们对于长者价值最淳朴的认知。 “长者是人类经验、文化、文明的积淀。”这是作者在本书中对长者价值的总结评价。
根深树茂,长者是一个家族的根脉。为根脉培土,涵养水源,就要做到孝。孔子谈孝,提到“色难”一词。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