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传习录》拾遗(

 

【九】学问之道贵在反求诸己

一日,市中哄而诟。甲曰:“尔无天理。”乙曰:“尔无天理。”甲曰:“尔欺心。”乙曰:“尔欺心。”

先生闻之,呼弟子,曰:“听之,夫夫哼哼讲学也。”

弟子曰:“诟也,焉学?”

曰:“汝不闻乎?曰‘天理’,曰‘心’,非讲学而何?”

曰:“既学矣,焉诟?”

曰:“夫夫也,惟知责诸人,不知反诸己故也。”


【解读】

街上两人吵架,都在指责对方,就像是凡夫俗子讲学一般;

都把矛头指向对方,而不是反省自己。

这样,注定无法影响别人,感动别人。

真正影响别人和感动别人的,都不是靠说教,而是靠着深刻的自我反省。这种直抵人心的真诚和反省才能让自己生命绽放,从而感染到其他人,唤醒其他人的生命。

自己先醒来,才能去唤醒别人。


推己及人,从自身做起。《大学》云: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心即理也,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问之道,存乎一心,求己明理,知性达天。


【十】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先生尝曰:“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但恐学者不肯直下承当耳。”

又曰:“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理沦埋已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


【解读】

一、良知之说,为何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说:

先生之学共有三变,少年时驰骋辞章(一变),接着出入佛老(二变),最后在龙场悟得圣贤之旨(三变),有此三变而悟道。

先生之教也有三变,贵阳时为知行合一之说(一变),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二变),江右以来只提致良知三字来直指本体(三变),此乃教之三变。

通过为学三变,为教三变,最终确立良知说,实属不易。二、良知之说,为何沦埋已久?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其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其后儒(如程朱)少有提及,象山也只粗略提及:良知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

难怪阳明先生说:“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因此孔孟之后,良知沦埋,惟有阳明先生发扬广大。


良知之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问,更是一种性命之学,是从人生的磨炼中形成的学说,了解的先生一生的苦难遭遇,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先生的良知之学。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思无邪”即是致良知。“致良知”三字,直抵究竟处,省略了多少心思和口舌!想当初“知行合一”之旨,引得议论纷纷,疑虑重重,争端四起,皆因“良知”未见也。

世之学人不明就理,信不过自家的良知,只是把做光景玩弄,真是可惜可叹又可怜啊!“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净心斋笔录

2022年10月1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