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读第77章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天道和人道的边界在哪里?

司马迁说,他之所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牵挂在心头而不敢去死。

《报任安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无独有偶,西方有个尼布尔祈祷文,是这样说的: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天道);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人道);赐我以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天人之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康德说: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浩渺星空(天道)和居我心中的道德律令(人道)。“

天道与人道,多么神奇的问题,让无数哲人为之憔悴而不悔。

在这一章里,老子给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

庄子说,我有疑问。

《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庄子并没有直接质疑老子的答案,他质疑的是老子答案中隐含的前提:天道和人道,真的有区分么?新冠疫情你说是天道呢?还是人道呢?人道难道不是天道的一部分吗?”天道“难道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名词吗?

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出”天道“和”人道“两个名词呢?必定是要指向不同的东西。答案可能就蕴藏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当我们说“天啦”,我们是在表达什么呢?我们是说这事情太不可思议了,超越了人类理解能力的边界。是的,天道就是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见其迹,不知其所以迹“的那个东西。

老子看到的是”知其然“,所以在他这里天道和人道的界分是很清晰的。庄子思考的是”所以然“,所以他说,我分不清哪个是天道,哪个是人道。

在老子看来,天道的特征是平衡,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些人读到张弓这个比喻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谁在张弓呢?

这只是个比喻,比喻不可以无限延伸。王弼说”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不忘则不能得。当我们说”看不见的手“时,不是真的有一只手,意思领会了,那只手就可以忘掉了。。

西方文化实在难以忘掉那只手的存在,所以请上帝帮忙,归结为上帝之手,心里就踏实了。中国文化只关注手的作用,不在乎手的存在,因此能接受”缘起性空“这样玄妙的道理。

损有馀而补不足,是自然的平衡,是熵增的过程。损不足以奉有馀,是熵减的过程。熵减必须要有人的能动性参与才能实现,所以是人道。

很多人读到这一章会觉得老子尊天道而贬人道,其实不然,老子没那么浅薄。

“80/20原则”是不是“损不足以奉有馀”,好吗?不好吗?

天道是公平道,人道是效率道。公平和效率,本来就是一对矛盾。更准确地说,是看似矛盾的两个不同的视角。正如先天八卦讲对待,后天八卦讲流行,只是看待世界的两副不同的眼镜而已。

天道人道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结构,为什么要安立这样的结构?还是为了人生更加饱满。有张力就有生机,有张力才能产生意义。只有在充满张力的结构中,人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释放,人才能够活得既平实又超越,极高明而道中庸。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大哉问!这是本章的文眼。

有馀以奉天下如何可能呢?多大的财富才叫有余?难道是物质极大丰富,可以按需分配了吗?

非也,有余在这里不是指物质上的有余,而是指有余的心态。

阳光足够所有的生命照耀,空气足够所有的生命呼吸,美景足够所有的人欣赏,机会足够所有的人绽放。我本自具足,人本自具足,众生本自具足,天下本自具足,各自好好活就是了,谁损谁益?

我的微笑,我的同情,我的鼓励,我的包容,我的随喜,这些本来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有余以奉天下。可是为什么我反而吝啬了?为什么我最亲近的人,面对的却是我的苦瓜脸,带刺儿的话?

根源还在于我的匮乏心态。

一个人只有连接到了自己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道),才能有馀以奉天下,才能在微笑、同情、鼓励、包容、随喜之后不产生耗竭感。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世界上的东西,可以有两种态度去面对:占有它vs使用它。圣人只使用不占有,所以不会显摆(见贤),显摆是占有欲的表达,其根源是匮乏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新读第7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