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

寒假来了,最近有空经常辅导孩子作业。自己之前急躁不耐心的毛病,之前不乏大声训斥。

现在讲解题目,不在单纯讲解,而是引到解题思路上。

讲解数独时:第一步,先寻找最多数即最少空格的单元,

第二步,观察单元内的已知数字,横竖格中的已知数字,记录需要填写的数字,

第三步,优先把唯一确定性的数填写到格子内,然后在写其它数字,

第四步,再次检查没有重复数,然后做下一单元。

讲解应用题:第一步,审题,反复读2遍,先读懂题目,然后再开始做题目

第二步,把题目抽象成数学式,分清已知和未知,正向解答。

第三步,把答案带回到题目中,再次检查看看答案是否正确,一般是逆向运算。

我讲着讲着,突然发现做什么事,不都是这样吗?

突然发生问题要解决,第一步,不是一上来就解决问题,而是反复研究问题,

问题发生的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读懂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正确解答。

第二步,分清已知和未知,把问题抽象,寻找根本原因。

如何寻找根本原因,横向纵向联系,那个因素关联的最多。层层深入不断问为什么?

第三步,找到解决对策,先小步验证,正确后没有问题再大量导入。

第三步很关键,有时候找到的办法是特例,一旦大批量导入,又会发生问题,这说明先前第二步找到的根本原因不对,还需要回溯到第二步接着找根本原因。

一般要求写的8D报告,有8步要做,本质精神还是这三步。

在反思教孩子这件事情上,家长上来不应该急吼吼地讲解题目,而是仔细观察孩子的反映,发现在他哪里卡壳了,说明他哪里没听懂,没听懂的根源是什么?是对哪些文字的理解不够?还是对基本的数学概念不理解?

可以先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他的解题方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思考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说说家长的理解,家长的思考方式是什么?

要让孩子完全理解后,才能接受家长的思考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思考过程的时候,也是建立他的元认识的时候,有时候他说完了就意识到,呀!原来这么想是不对的,自己知道正确的想法是什么?

之前有报道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家长犯心梗进医院的,想来那个家长是没有元认识能力的,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明白小朋友心里的想法,只能钻牛角尖,越想越气,到最后竟然犯心梗。自己要是没有今天的反思,比起别人还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教育孩子必须要接受一点,孩子是件礼物,无论好坏都要接受,我们不能代替他去成长,也不能限制他的成长。只能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等待他的成长,把他当成一个植物,适当浇水,做些引导,爱与耐心是最好的阳光和雨露。家长是园丁而不是木匠。

你可能感兴趣的:(园丁与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