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职场101

图片发自App



很想写一写澳洲的职场,纪念一下这七年我摸爬滚打的日子,也分享一些趣事给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小伙伴,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明显的雷区,直接跳过。

本人不喜废话,不喜辞藻,不喜长文,只写干货。履行少就是多的原则。本篇纯属个人感触,不喜勿喷。

澳洲正式工作7年,起初在大学里上小课,然后去了家小公司做会计,后来去了澳洲最大的公司做战略。我总结下来,职场里的人,大体有四个维度的区别。这四个区别使得一些人在职场里停滞不前,一些人节节攀升,越来越好。


你是否想有所作为

第一个区别,他是否想要有所作为。有的人积极向上,努力做好完成本职工作,不管是难做的,好做的都去完成到最好,有时间还不忘问问其他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每个组都会有最重复,最无聊,最繁琐的工作,总是要有人做,如果你被分配到这份工作,一定要认真完成。越是在简单的事情上,越是要做好。每个组也有最困难,最不易的项目,谁也不想做,可以把难做的事情做好,是一种能力。每个组也有突如其来的工作,谁的手头上没有事,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揽下突然的任务,并且可以很好地完成,也是一种实力。努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

还有一部分朋友,在一个公司里待久了,安稳度日,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错了。早上9:30点还没出现,下午4点就早早开溜了。在一个队里,混日子的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在澳洲,很多安稳的,福利好的大公司,绝大部分职员都是永久职员(permenant staff),上班不需要打卡,生病发个邮件就可在家工作,或是直接休病假。时间待久的朋友,有些倦怠,其实是好日子太多,不懂得居安思危。他没有特别的不好,也没有特别的好,只是勉勉强强达到预期meet expectation。一旦重组裁员(organisation restructure),这些朋友不好意思,首当其冲。


你是否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第二个区别,在于他是否真心想帮助别人,真心在乎团队里的成员, 在乎团队里其他小伙伴的成长,还是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我在工作中就遇到过截然不同的上司,走截然不同的路。

举个栗子,其中一个上司总是这么问我说:这个 economic model(经济模型)不需要多久吧?今天晚上可以完成吗? 我感觉要吐血,表面很平静,回答:嗯,恐怕要几天,这是为什么。。。。等等等等。他不是特别在乎我是否要加班,不明白工作量是多少,只要求结果。一般这种上司,除了工作,没啥想谈的,见面两句话,就讲开始工作。所以他每次问我:Annie, How are you? 我都在想,你又不在乎,干嘛要问。这种上司关心自己的利益多于自己的员工,为他干活不累才怪。而且自己做出的成绩,也不容易被重视,还很可能被抢功。我为这个老板干了有6个月,最累的时候,同时做6个项目,不过累归累,你要是真的遇到这样的上司,就好好磨练自己,提升自身技能。

(插播一条职场小贴士:在工作上,如果你一个任务感觉要2天完成,一定要说3天或者4天,老板有这个预期,你若是提前完成了,显得你效率很高,很努力,如果你按时完成了,也是达到预期。千万不要:over promise, under deliver 承诺的太多,完成的太少;而是要under promise,over deliver承诺少一些,完成的更多。)

还有一种极好的上司,可称之为领导。当时我有一个德国上司,人相当之好。公司CEO要求我们战略组,出一份关于澳洲四大银行,苹果公司和澳洲监管部门之间关于手机支付一事的总结和推断,这篇文章的任务,落到我这里。他对我说:“我预计我们一个星期完成,Annie,质量比数量重要(choose quality over quantity),少就是多(less is more),我觉得最多写两页纸,不需要给我们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我回答:“那好,那我先写一个初稿,明天发给你看看。” 他回答:“不急,你今天先写,早点回去,明天早上重新用一双新的眼睛重新再写,再修改,后天再发给我看看。”

第二天晚上,我发给他。他后来对我的文章给了几点建议,却没有在上边直接修改,他对我说:“写的内容很好,我给了你一些建议,这是你的文章,你自己改,这样有助于你的成长。” 后来那篇文章,我的上司发给CEO, 还不忘把我的名字写在前面,并注明共同完成。

他非常注重培养提升我的技能,也非常注重work 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总是对我说:“Annie,go home,we are not saving lifes here, leave work to another day.” “安妮,回家吧,我们不是在救人生命,工作明天再做吧。” 遇到这样的上司,感觉睡觉都会笑醒,怎么好意思不用心干活。后来他被猎头挖去了全世界始祖级别的科技公司,做战略大佬。


你是否很有自信

第三个区别,他是否非常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成绩非常的自信。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尤为重要。澳洲的职场里,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若不信,谁会信。

自信体现在哪里?

第一,如果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表达,在一个组里,有不一样的观点,就是你带来的价值。澳洲是个移民国家,汇聚了全世界各地,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也招聘的时候也有意在提高组内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 从而带来各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个不同的理解,一个不同的角度,都充分体现个人能力。

第二,要肯定自己做出的成绩,让别人知道,你在忙活什么,忙出了什么成绩。如果你一个劲的谦虚,大家对你忙的事情一无所知,自然再有机会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你。我们经常谈的一个词,叫visibility,意思是你干的活,在公司里,公司外能否被看到,这样你以后会更有机会去到别的地方,更好的地方。

第三,有机会要争取,看准了,不要谦让,不要犹豫。我在轮岗的时候来到战略组,非常想要留下,所以几乎跟所有共事的人表达了我的想法。可是战略组从未招过低级别的组员,起步便是经理,于是我们组的头与大团队里的其他4个组(并购重组,国际发展,投资者关系,财政)商量,组建了第一个analyst pool,我成为整个大组里的第一个analyst。


你是否有自知之明

第四个区别,在于他是否有自知之明self-awareness。Self-awareness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就是明白自己在别人心中什么形象,比如你的上司对你是否满意,喜不喜欢你。第二就是你明白你在工作上强项是什么,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提高,需要提高的地方怎么提高。

第一点是情商问题,有些人看不懂就只好碰壁。给女上司工作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有些女上司有时会比较敏感,我不是说所有的女上司,不过会有这个可能性。在女上司不那么自信的时候,在会议上大家可能讨论一个问题,你好奇的问个问题,她会觉得你是故意的,故意为难她,让她下不了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举个栗子,我们组百里挑一招了一个小伙子,analyst级别,给一个女上司工作。他属于典型的话语冒犯了上司却不自知的类型,很不幸的没有过6个月的试用期,给他的回复是他与人相处有问题,我们并没有信心能教会他。他最大的失误在于有一天团建的时候,我们高管(C-level总裁的直接下属)来给我们讲话,问大家最近做了什么有贡献的工作。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出来他心情很差,所以全场30个人还没有人主动回答的时候,这个analyst提出了他做的项目,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然而这个项目正是高管头痛之处,正好撞在枪口上,他的女上司和我们战略部的头儿纷纷打脸,硬着头皮分析这个项目。事后,analyst居然不自知,高高兴兴继续团建。这个朋友但凡有一点self-awareness就该事后跟女上司道歉,可惜他毫无察觉。之后上司找他谈话,他也没明白。然后6个月的最后一天,他在非常意外之中被通知不要再来了。

第二点是态度问题。刚进入职场的人往往不会主动问反馈,因为不敢问,也不会问。但是往往和你共事的人可以教会你很多,有时他们会非常透彻的看到你的强项,你的优点,也会发现你需要提高的地方。你需要做的,是多问,多总结。每次开始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可以和上司讨论在这个项目上的分工,你想要锻炼的是哪方面技能,有导向性的提升自己。这不仅可以让你争取你想做的内容,也同时“管理”了你的上级,让他有效的帮助你提升你的能力。



图片发自App



如果你在职场打拼,可以做到积极向上,乐观不抱怨,愿意帮助别人,自信,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就会有所作为,越走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澳洲职场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