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天 为什么你学了很多,却还是做不到?

      中午抽时间听莫子老师直播课的回放,24小时内可以看,明天就看不了了,听了一点觉得还不错,就决心抽时间看完。用了1.5倍速,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记了四页的笔记。感觉还是收获挺多的。

      直播主题《为什么你学了很多,却还是做不到?》。这个问题确实困扰着很多家长,很多有意识的或者被逼无奈的家长都想学点育儿的方法,但是读了书,听了课,很多道理知道了,但是却做不到,为什么呢?

      莫子老师给出了答案:你认为你知道了,但很可能你只知道一个小的方面,只是一个点,而不是在系统内了解。你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你知道只是你以为你知道了,其实育儿背后的规律和基本逻辑你并没有真正掌握。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举例:

      观点1:成功是失败之母。辩证思考: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成立是有背景和条件的。能被总结和复盘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观点2.现在的孩子就是抗挫力太差,得多给他点挫折、打击才行。辩证思考:抗挫力的培养不是给孩子挫折,也不是打击孩子,而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把挫折当成学习的机会,提升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提升自信心。这才是正确的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方法。

    观点3: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未来会获得较大的成功。辩证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表面孩子对物质,对手机、对零食的渴望(成瘾),但其实深层的原因是孩子内心爱的缺失。如果孩子内心缺爱,家长只一味地延迟满足,或者没有克制地满足孩子,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办法真正改变孩子。

  ☞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先找原因,找到原因,从根源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家长认为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正常发展阶段,并不是问题。(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医生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找到病人生病的原因,才能开药治病。否则找错了原因,吃了药不仅没效果,还可能中毒,让病情加重。)

    ☞我们学习知识、方法、技巧,改变的是认知,是头脑层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情感,感知系统才是要改变的。感知系统决定了潜意识。感觉是很重要的,通常我们认为要给孩子挫折、打击,在他做错事时,就要让他难受,惩罚他,让他记住教训。

      但,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感觉好并不是简单的给他快乐,或者物质享受,一味地溺爱孩子。感觉好的真正含义是:伤心时有人能陪伴自己;做错事时有人能包容自己、理解自己;不会做时有人能协助自己,被误解时有人能信任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依然有人能支持自己、相信自己……

      要让一个人感觉好,就要信任他、尊重他,呵护他,帮助他……让他感觉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人在平和、从容的状态下能够情绪稳定,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和别人沟通,做事情更有动力。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但是往往大人好心办坏事,让孩子感觉不好,很痛苦,孩子才不愿意学习,甚至对抗。关系好,感觉好,孩子才愿意听父母的话,关系不好,父母说的对,孩子也不想听。

    (举例:比如在谈恋爱的时候为什么男人和女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了对方付出?其实就是内心的力量,因为喜欢,因为乐意,所以愿意为了对方做很多原来不会做的事情。)

    ☞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如果内心蒙尘,你想表达爱,但表达出来的却是伤害。如果我们无法控制情绪,就很容易掉入自己的恐惧、害怕、焦虑中。

      想要情绪稳定,就要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接纳自己,没有内耗,接纳自己,然后立即行动,才能带来改变。而且要允许自己做的不好,允许自己可以慢慢改变。一个新的模式的建立是需要不断练习、强化的,学习和改变都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成人的内在还是个小孩,要让自己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不要急功近利,越是想快,越是着急,越是慢。

      我们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现实与自己欲望的差距,来自于自己的能力与欲望的差距。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当我们的育儿能力提高了,育儿也就变得容易、轻松了。

      真正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接纳自己”。把控情绪。

      我接受自己做不到,但我不会自责,我不会自我攻击,我允许自己慢慢做到。

      做不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做不到的过程,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要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明白他做不到很正常,要给孩子时间,指导、鼓励孩子,陪孩子慢慢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4天 为什么你学了很多,却还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