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将他的电影摄影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叫“数量组”,这组学生作品的数量将成为评定他们成绩的唯一标准。假如提交了100张作品,可以拿到A,90张可以拿到B,80张评为C,等等。另一组叫“质量”组。他们作品的品质是评分的唯一标准。他们在整个学期里只需要制作一张照片,但想要拿到A,它必须近乎完美。
学期结束时,哪组学生的优秀作品多呢?答案是“数量”组。
酝酿与行动
我们做一件事往往分为酝酿阶段和行动阶段。酝酿意味着你在计划,学习,寻找最好的方法和最优方案。这些都是好事,但它们不会产生结果。另一方面,采取行动是会产生结果的行为类型。
通常我们在做事前总会酝酿很久却不采取行动。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们想让可能遭遇的失败来得晚一些。另外,酝酿的过程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已经在做事了。但实际上,只是在准备做事而已。
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掌握一种习惯,关键是从“重复”开始。先行动起来,从错误中获取反馈,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改进。
神经元的连接
习惯的形成是一种行为通过重复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过程。你重复活动得越多,你的大脑结构变化得也就越多。
随着每一次重复,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得到改善,神经连接变得更加紧密。你的动作激活了一个与这个习惯相关的特定神经回路,让一起激发的神经元连在了一起。
这意味着,养成新习惯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不断地重复。
次数,而不是时间
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培养一种习惯?”其实人们真正应该问的是:“需要多少次才能形成一种习惯?”
就习惯的培养而言,不在于时间长短。重要的是你这种行为的频率。
在开始时(A点),一个习惯动作需要极大的努力和专注才能完成。在重复几次后(B点),它变得容易了一些,但仍然需要有意为之。经过足够的练习(C点),习惯成自然,无须有意为之。超越习惯线后,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自动完成这个动作,就此形成了一种习惯。
所以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把足够多的成功尝试串联起来,直到这种行为牢牢地嵌入他们的头脑中,使得他们超越那条习惯线,将习惯内化。
讲了这些原理,落实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中,家长需要做到:减少酝酿阶段,尽快开始行动;在做的过程中通过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关注行动的次数或频率,而不是时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维七的教育分享圈(ID:dimension7777)。分享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作者:维七,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小学数学老师,终生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