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向美而行——《王子微课》五月份第二次直播梳理与所感。

昨天晚上《王子微课》的主题是【资源篇】移动微码的创建与运用(从设计资源创建到资源整理)。王子老师首先鼓励小伙伴们向优秀的同伴学习,肯定共研共创的老师们抱团成长!接着他回顾了前5次的授课主题,从微课的设计到创作,再到应用,从5月份共研共建共享,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微课创新的一天开始了?应用落实到我们的课程中去。

内容为王,应用是王道!如何应用呢?那就是碎片的重构。方法是创建移动微码。王子老师表扬了我们这一“忆苦思甜组”,尤其是优秀组长陈娥组,她先用二维码搜集建议,再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我们的微课,努力打造成精品课程。特别感谢我们组的陈娥组长和瑶瑶老师,他们付出最多,陈娥姐身兼数职,是语文研课的优秀组长,是孙老师的好助手,因为这学期我也选修了语文研课,所以我对陈娥老师比较了解,她的认真努力精益求精的态度无比佩服!

1.移动微码的制作与应用

碎片化微课是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方式。按逻辑结构序列串起来的微序列的微课程就是移动微码,它让散落的碎片化的微课程更有价值!王子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集体创建的1000多个微课的移动微码,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为了形象的说明这一点,王子老师用了“航母打击群”这个大家易于理解的军事策略作比较,好的移动微码,如同航母协同序列战舰,实现整体作战,统筹兼顾,以达到1+1>2的战略效果。

移动微码的创建过程,就是项目化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将这种项目化的学习运用在教学中,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发展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所学校,只有教师发展改变了,学生才能有进步,学校也就自然得到了发展。这就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思维方式。

王子老师用umu平台展示了一道题:教师是现代化的农业还是工业?就像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智慧的手段。

2.何为互联网思维?

它是互联网时代融合时间的新思维方式,具有跨界融合、平台开放、用户至上、免费为王、体验为核、大数据应用等6大特征。

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这种互联网6种思维,也正潜移默化的改造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状态。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模式,就可以将我们的移动微课资源进行创新性地应用。而这个平台中,王子老师隆重推荐了umu,它可以现场直播授课,还可以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我们上传的系列微课闯关自主学习。在课程设置和管理上,也可以问卷、签到,提问、测试。这样设置的微课应用平台,很有价值和意义。王子老师分享他们家大宝小时候做的有趣的微课:有魔术、数学、语文、德育等等方面。

3.优秀学员微分享

薛春霞老师用四个字概括总结了她的收获:聚、议、磨、果。何&过敏老师的分享很有高度、深度、温度,何老师强调两点:走出舒适区,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构建和谐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去学习。张良彩老师交流了自己项目化学习的心得,也给我很多启示。特别是张良彩老师分享的“项目化学习是世界上可能最跨界的学方式”,让跨界不但有学科跨界,也有人际界限,区域界限,领域界限的跨越。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建议,彩彩老师说了四点:

一声以课标为指导纲要;

二是对教材要横向纵向系统深入的了解。

三是切入点要小

四是整体意识和关联意识,做有深度和宽度的项目化学

哪些内容值得做项目化?

彩彩老师说,有困惑的,容易出错的,比较典型的内容等,当然只要是学生可能有问题的内容,我认为都可以用项目化的方法。同时,她还结合课标,对项目化学习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

特别是如何让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她提出要对教材进行横向、纵向、系统的联系,把它融会贯通。

其实这就是课程的整体意识观。我们现在对课程越分越细,教师的专业化也越来越强。这也导致了各个科目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局面。所有科目对于孩子们来说,本可以组成一个整体,而在每一个老师的眼目中,却只有自己的学科了。学科之间大多互不往来,这让课标中的学科跨界也成了一句空话。终身学习,是革新我们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勇敢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