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一百一十二)

原文

10.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10:食不语,寝不言。

10.11: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注:“齐”同“斋”,“必”也作“瓜”,见《论语解释》

译 文

10.9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后分到的祭肉,最好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实在吃不完,留存也不得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要吃了。

10.10 吃饭的时候不谈话,睡觉的时候不言语。

10.11 即使是粗米饭和蔬菜汤,吃饭前也应该拜一拜,而且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精 华 解 读

不宿肉:即使是祭肉也不能过夜食

孔子很重视祭肉,《孔子传》当中就记载过孔子因为“胙肉(即祭肉)不至”而周游列国的故事。但即使是这么重要的祭肉,孔子也有自己的讲究,那就是不能放过夜,最好当天就吃掉。如果当天实在吃不完怎么办?那也不能放超过三天,过了三天,天子的赏赐也要扔掉。别说那时没有冰箱,即使是放到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孔子的饮食习惯,不管是多么名贵的食材,也要尽量做到当日食用完毕,如果存放超过三天,为了健康,还是扔掉吧。

食不语:静静吃饭有哪些好处?

相信本节课所学到的这句《论语》,我们小时候都被家长或老师教育过。为什么我们要养成吃饭时不说话的习惯呢?好处有三。其一,咀嚼食物时说话,难免喷溅,弄到共同就餐的人身上,十分不雅;其二,边吃边说,万一食物没吞好噎住自己,这是十分危险的;其三,说话时注意力难免被分散,无法体会食物的美味,影响就餐效果。这么总结下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孔子说“食不语”了吧?

必齐如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在吃饭前向食物表达敬意,这种仪式在今天也能看到。比如基督教或天主教等信众会在饭前做祷告,日本人在吃饭前也会对着食物说一句“我开动啦”。尊重食物,珍惜食物为我们带来的能量,这就是敬畏自然和生命的体现。如果能让自己和孩子都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会更懂得珍惜。

课 后 思 考

你会在吃饭之前对食物表达自己的敬意吗?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呢?快来聊聊吧~

原文

10.12:席不正,不坐。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10.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 文

10.12 坐席摆放得不端正,那就不坐。

10.13 孔子同家乡人一块儿饮酒。散席时,等长者们先走出去了,自己再走。

10.14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疫的仪式时,平日不爱谈论鬼神的孔子也会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精 华 解 读

席不正不坐:席子要正,“位子”也要正

席不正不坐,可以理解为坐席要摆正才能坐,也可以理解为名正言顺的正。我们之前学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不要担心自己没有位置来发挥才能,而是要担心自己凭什么能立身于此。在能力不够的时候获得高位,这也是一种“不正”。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提升个人技能,才能期待有朝一日名正言顺地接受某个位置。

杖者出斯出:尊重老者,从未老时开始

试想一下,当我们日渐变老,体力不支,走在街上被年轻一辈嫌弃甚至轻慢对待时,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让整个社会都有尊老爱幼之风,必须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且,当我们尊重老者并在适当情况下施予援手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收获满足和喜悦。因为只有个人价值和社会或他人的价值相连,我们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推荐你读《自卑与超越》

乡人傩:没兴趣的事,做到尊重即可

孔子对于鬼神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不愿和别人讨论这些事。但是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傩戏”时,他也会穿着朝服立于东首,用这种形式表示尊重。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做到尊重即可,因为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并不为我们而存在,自有热爱它的人。这是与他人相处的智慧,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推荐你读《中国文化的精神》《孔子传》

课 后 思 考

尊老爱幼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快来说说你的见解吧~

感悟

1.食不语,寝不言。吃饭和睡觉时都不要说话。这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也同时有科学依据。

吃饭时说话,容易把食物吃到气嗓管里导致人窒息死亡。而且说的话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明白,有失礼貌。

睡觉时不说话,是因为说着说着,大脑神经兴奋,会导致人失眠。

2.席不正,不坐。座位没摆正不做。出席宴席,落座位置很重要,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以礼而坐,不可喧宾夺主。

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做到尊重即可,因为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并不为我们而存在,自有热爱它的人。这是与他人相处的智慧,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一百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