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003、佛教教理演化(二)/部派教理

(此文原在《头条号》发表过,今修改后在此重新发表)

原始佛教教理,于原始经典(阿含经)中并无组织或统一,所谓的一贯性教理,系后来的祖师、学者从片段性之教示中加以综合而成者。

阿毗达磨之研究法:即将原始经典中所载各个教说加以说明解释,分析组织等学术性之研究。

根本阿毗达磨论书:阿毗达磨之研究法,至后世逐渐发展,及至佛教即将分裂成诸部派时,教理解释之歧异遂成为部派分裂原因之一。从而各部派以独自之教理组织与解释,制作独自之教理书,即称为‘根本阿毗达磨’之论书。

初期之论书系原始经典之注解说明,或教理之组织整理,故与经典有密切关系;然至后期论书,与经典之关系逐渐薄弱,遂成立经典所无之阿毗达磨独特学说。

在原始佛教时代,所有教理均系作为实践修行基础之理论,并无与实践无关之论说。然至部派佛教之后期论书,逐渐采用与实践无关之存在论为考察事物有、无、假、实之论究法,已不再侧重具有实践意义之教理。

在部派佛教时代,于诸部派间所主张之种种教理学说,每每互相争论,各执异说。成为争论之问题者,例如佛陀论、涅槃论、因果论、心法论等皆是。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间于北印度迦湿弥罗编辑而作,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之经典结集。

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

由于此婆沙论之编辑,部派佛教教义遂因而广为宣扬,对大乘佛教亦产生极大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Nz003、佛教教理演化(二)/部派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