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男人有啥用?妈妈,要爸爸有什么用?你怎么回答?

要爸爸有什么用?

爸爸又懒、又邋遢、又臭、爸爸又爱发脾气、又惹妈妈生气,爸爸都是副作用。

别人的爸爸是慈爱的,而他的爸爸,却像个影子,需要时摸不着,出现时却像个怪兽,他宁愿让他赶快消失。

孩子是最真实的,他对你的态度,便是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也许有些东西能事后弥补,但感情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再多的物质也不可取代。

用物质代替陪伴的“影子爸爸”,缺失的父爱将是你对孩子一辈子的亏欠!

前段时间,我们咨询室中,一位小朋友的灵魂拷问!

网上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

男人在吹嘘:

我老婆,那是能洗衣服能做饭、带娃逛街两不误,最重要的是自己还能挣钱哟!

怎么样,羡慕吧?

答:

不羡慕,在我们这,她叫寡妇。

关于爸爸的缺位,“丧偶式育儿”与“守寡式婚姻”等帽子已经扣了不少,但是尽管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多于爸爸,孩子们还是对爸爸有着深深的依恋。

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这种模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家庭问题便由此产生和爆发,你家里是否也是这样的呢?

许多家长朋友越来越不懂如何去处理家庭情感问题,男人把生活的焦点放在工作上,女人把焦点放在孩子上,都属于焦点错位。

男人常常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而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

看上去,男人变成追逐事业的人,女人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

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还小,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

但其实,每个人都不能忍受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在母爱的光辉下,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似乎被淹没了。

而现在,多数人知道了爸爸的重要性,知道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尤其在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父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文化会觉得,孩子是高于一切的,高于亲密关系的。

那么孩子可能会有一种幻想,成为妈妈的“欲望客体”。

孩子出生,妈妈和孩子,在心灵上是融为一体的,孩子和妈妈好像是一个人。

而父亲角色的功能,则是可以将妈妈和孩子分开,帮助妈妈回到二人的各自关系。

这是父亲所需要做的,亲密关系高于亲子关系,不然家庭会失衡。

中国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男性的地位似乎日益衰退。

当下,父亲在家庭养育中的缺席或退场,即所谓的丧偶式育儿,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当前讨论丧偶式的育儿比较多,这势必会导致一个时代的症状,不加重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父亲无法进入妻子和孩子的二元关系之中,这其中到底是父亲主动退场,还是母亲将父亲排除在外?

这需要仔细深入分析。

从母亲的角度讲,母亲是否有能力主动把父亲介绍给孩子,让孩子建立起对父亲及父亲功能的认同,这很重要。

即使现实的父亲是懦弱的,但只要在母亲的口中,父亲是强大的,那么对孩子来说也是挺好的。

多数家庭里母亲贬低父亲,让孩子看不起父亲,甚至联合孩子嘲讽丈夫。

有些妈妈爱抱怨,孩子爸爸可能确实工作忙,忽略了,也可能就是真的什么都不愿意管,但是妈妈总是抱怨爸爸什么都不管,看不起爸爸,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爸爸的看法,让孩子也看不起爸爸。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有个“家庭系统排列”法则,他发现家庭系统有一普遍存在的“自然的秩序”影响每一个成员,若每个成员都在正确的位置上,爱就会有效地流动。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家庭系统的平衡。

轻视、不尊重、奚落……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目睹父母一方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另一半,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对待家长的态度,还有对待家长的看法。

他们可能会学着像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轻视、不尊重、奚落……

孩子们也会在对待母亲的行为上,情绪和态度也渐渐偏移。

丈夫如何待妻子,孩子便如何待妈妈,同理,妻子如何对待丈夫,孩子也会跟随丈夫学习,这道家庭魔鬼法则父母们最好别碰!

最糟糕的结果,是父母形象的丢失和教育的失效

很多父母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但家庭中的父亲却忽略了母亲的权威形象。当一位妈妈经常被丈夫轻视,或经常被丈夫缺乏尊重地对待,那么这个妈妈作为母亲的权威形象在家庭中是不存在的。

对于孩子来讲,父亲和母亲在一起,家庭才是完整的。

心理学家曾说过:父爱不可缺少,也同样不可替代。

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个男孩子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声音也像蚊子似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因为他没有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男人的部分。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是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对于塑造健康的异性观非常重要。

她们通过父女关系来了解与异性相处的模式和面对异性时的心理状态。

如果幼年时期缺少爸爸的陪伴,女孩会更加胆小,与异性相处时更容易焦虑;

对于女孩来说,一个对家庭充满责任、尊重爱护自己妻子、经常陪伴孩子的丈夫,会在无意识中为女儿设立丈夫的标准。

而缺失父亲的女孩,她们会更容易被肤浅的男女关系所吸引,渴望从中寻找“父亲”的温暖,结果却往往很糟糕。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爸爸爱赌博,你不可以像他一样爱赌博!

你爸爸爱乱搞女人,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父母吵架,是孩子看过的最可怕的恐怖片。

我保证,这样家庭环境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

懒惰、不负责、爱赌博、滥交;

或是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

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

不要自欺欺人,孩子的内心感觉无比敏锐,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当夫妻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定他/她身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会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为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很多孩子成长之后,进入的亲密关系模式跟父母是如出一辙的,当男孩子表现的好的时候,妈妈对男孩子最好的夸赞是,你已经快像爸爸一样棒了,而对于女孩子的突出表现,爸爸最好能够说一句你真棒,已经快和妈妈一样优秀了。

这既体现出了对孩子的肯定,也表现出了对伴侣的尊重。

父母吵架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爸爸妈妈狰狞的面目在孩子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恐惧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无法愈合的裂痕。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的影响力能培养孩子性格的良好发展,父亲的影响可以减少孩子好斗与暴力倾向,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判断力以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爸爸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如果你感觉,你和你的另一半真的无法一起生活,那么可以选择分开。

千万别说,要不是因为孩子,你早就离婚了,孩子不背这个锅。

婚姻是谁的?

答案:

婚姻的解除是夫妻二人的;

很明显,夫妻关系的解除并不等于子女关系的解除。离婚之后,你依然还是你孩子的爹,你依然还是你孩子的娘。

如何调整?

其实很简单:先掌控自己,再影响伴侣,可提建议,但不强求。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与某个人绑定,哪怕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妻子,控制欲会摧毁关系中的温情。

如果你想变得更好更幸福,先从自己做起,你并不是无能为力。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痛苦和快乐,均由自己缔造。

这也是为什么,不独立的个体,即使走进一段关系也难以幸福的原因,没有人会愿意一辈子背负着别人的幸福,那只是浪漫的想象情话。

如果你很爱你的孩子,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生活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氛围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很幸运。

孩子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出发。

祝大家的生活里有“用”,也有“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家说:男人有啥用?妈妈,要爸爸有什么用?你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