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戎痕(31)

三十一    桦树川巧遇

        部队拉练行程过半。

        傍晚司令部前指到了桦树川。明天就是元旦了,按照预案部队要稍做调整,休息一天。

        萧剑傍晚写完作训日记,走出了借住的民居。想到驻地周围看看村屯的方位,街道的布局,还有周围的地形。这是作训参谋的工作,也是他的工作习惯。

        桦树川背依长白山,前临海兰江源头的水电站。村屯不大,一条街道居中,几百间民房分别排在街道两旁。看房屋建筑,朝鲜族居民占多半。村前有一棵老榆树,村后有一个场院,村中有一个小卖店,是这个村屯的中心地标。萧剑想进去看着,忽然想到指挥部的通知,〈为了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部队人员不准许到地方小卖店购物。〉部队离开了驻地,虽然有后勤保障,但是仍然不如驻地方便。小卖店不能进,萧剑只能沿街道回转借住的民居。

        “萧剑!”是大志的声音。自从拉练以来,还没有遇到过大志,是他给萧剑家中去了电话,又时刻的关心着他。本想拉练结束后,回营地去好好感谢大志,没想到在桦树川遇到了他!萧剑忙转过身来:“大志,什么时间来的桦树川?”林大志说:“前段时间我在驻地留守。昨天接到命令,让我来前指和赵参谋对换一下,负责前指通讯。”萧剑说:“太好了,我还想…”林大志知道萧剑想说什么,急忙拦住他的话题。萧剑会意的点点头说:“友情不言谢…”林大志说:“我告诉你一个发现!我见到了一个人,特别的面熟,又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萧剑问:“谁呀!在什么地方?”林大志说:“你跟我来。”说罢,拉着萧剑向他借住的民居走去。

        稻草苫的房顶,白色的外墙,桦树杆围的栅栏。干净利落的小院子,铮明瓦亮的玻璃窗。外观一看就是勤劳,和谐的朝鲜族人家。

        林大志指着这间房子说:“就是这家的女主人,她们家里大人都没在家,把整间房间让给了我们,只有两个小孩子跟我们做伴。”萧剑说:“即然大人都不在,你怎么看似面熟?”林大志说:“是镜框里的照片。”萧剑说:“走,进屋看看。”

        两个人走进室内,典型的朝鲜族居室宽敞洁净。室内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炕桌上写作业,看着萧剑和林大志进屋,站起来说:“叔叔好!”显得非常的有教养。萧剑点点头应声道:“好!”林大志指着墙上的照片说:“你看,是不是很面熟?”萧剑认真的端详着照片上的人,美丽的眼睛,甜美的笑容,真的很熟悉,在哪见过呢…突然,萧剑想起来了,这不是〈打击侵略者〉里的女演员吗?对,就是她!只是没有穿军装的剧照。萧剑说:“大志,这就是〈打击侵略者〉里的女演员。”林大志也忽然醒悟,“对,是她!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

写作业的小男孩又站起来,指着照片,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叔叔,这个,他的妈妈,电影打击侵略者里的那个…”说着,把帽沿朝后戴上,躬着腰,小手做着拿枪的动作,左顾右盼的向前探索着。惟妙惟肖的表情,让萧剑和林大志忍笑不止。连声说:“好,好精彩!”另一个小男孩马上制止他,不让他学妈妈的表演。嘴里说:“不要学,阿妈会不高兴的!”

多么熟悉的面孔呀,受到多少青年人的迷恋。是女生偶像,也是当时男生想往的梦中的情人,怎么会住在这边远的山乡?这里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门开了,走进一位中年男人。一米七八左右的个头,头上戴着卷起护耳的滑冰帽,身上退色的厚棉蓝运动衫上印着白色的美术字〈延城体委〉此人眉清目秀,英俊帅气。小点儿的男孩站起来说:“阿爸吉!”来人客气的冲着萧剑他们点点头,“我回来取点儿东西。”原来是房屋的男主人。萧剑笑着做着自我介绍。然后指着照片客气的说:“你好!请问这位是〈打击侵略者〉电影里的女一号吧?”男主人有片刻忧郁的目光,迟疑的答道:“是的,我的妻子。”说完笑笑,拿着东西告辞走了。

        大点儿的男孩子看到男主人走了,又站起来说道:“叔叔,这是我姑父,他们都是延城歌舞团的。就因为我姑姑演了这个电影,造反派说她是朝鲜特务,挨了批斗不说,还让她下放改造,姑姑就回到了乡下。姑父一家也跟着来了,我姑姑全家同村里的人可好了!大家都想不通,我姑姑怎么会是朝鲜特务?解放军叔叔,你们说,这能是真的吗?”小点儿的男孩不让他说,再三的叫住他。可是大一点儿的男孩子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可能是相信解放军,想让解放军还给他姑姑一个公道。

        窗外通讯员在喊林大志:“林参谋!开饭了。”萧剑看着大点儿的男孩子渴望的眼神,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真的假不了,你姑姑不是特务。早晚会清楚的。”大点儿的男孩子认真的点点头。像是明白了他的话。

林大志去吃饭了。萧剑独自往借宿的民宅走去,他沉思着刚才对小男孩说的话。文化大革命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究竟出了多少怪象,谁也说不清楚。有多少好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坏蛋。又有多少劣迹者成了造反英雄!正反交错,混淆不清。就连父亲这样兢兢兢业业的劳动模范也受到了批判和触动。如今舅舅………:

        越想越乱,干脆不想了,回去吃饭。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习惯。虽然是元旦,部队又在拉练途中,但这顿饺子还是要吃的。部队里包饺子,餐桌就是大面板,全体动员,人人上阵 。包的包,煮的煮,热闹非常。拉练途中就没有这条件了!炊事班只能是把饺子馅拌好,把面分到各班。好在都借住在老乡家,各自为战也有了方便的条件。

        房东的大婶帮忙包饺子,房东大叔帮着点火烧水。还别说,饺子比在营房里包的还快。煮出来也没破,捞出来先给房东一小盆。大家端着碗找地方坐下自寻方便了。

        饺子还没有吃几个,刘昌龙从驻地送文件到了,在房外喊着:“萧参谋!文件。”萧剑放下手中的碗,开门迎了出去。刘昌龙拿出密封的档案袋递给萧剑。办完交接手续,刘昌龙又拿出一个报纸包裹交给萧剑说:“这是你的私人交办的。”说完,诡异的一笑。萧剑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饺子刚煮好,进来吃吧。”刘昌龙说:“我来的时候,通讯班的饺子刚下锅,我回去正赶趟。”说完起身回转。

        送走了刘昌龙,萧剑进屋把文件袋交给了常科长。端起碗来继续吃饺子。

常科长放下碗筷,喝了一口饺子汤,然后说:“饭后休息睡觉。今夜夜行军,拉练训练进入第二阶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戎痕(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