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小记:《野望》备课资料备查

原创:书山花开

《野望》备课资料备查

尽管有不少诗词注解本pdf书,但仍比不上网上查来得方便,因为无须一本本打开,一页页寻找,单是输入查询的内容,即一搜可得,剩下来的便是复制粘贴的问题。

当然,要对某个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获得合理的观点并由此收获属于自己的见解,掌握资料尚是第一步,广泛细致的阅读和严谨缜密的分析,更为关键。况且,注解本之间多存在互相参阅或借鉴的关系,内容或大同小异,阐述也大多雷同,怎么阅读怎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搜罗一堆资料,暂存于此,或为将来可用之资。

刘友仁,孟庆新,郭真主编《大学语文》p79

注释6,言“回头看”,而“相顾”,意思是互相看,则“顾”或解释为“看”更合理。

注释7,兼合《史记》和《诗经》,明其出处,又点明典故含义。

刘友仁,孟庆新,郭真主编《大学语文》p80

“诗人将光与色、近景与远景、动态与静态搭配得恰到好处”云云,但细看前面的分析,似乎并没有对光色远近动静作明确的说明,这个结论的得出似乎有些突然。

张国军,王红岩主编《国学经典诗词卷》p40

注释3,“易代之慨和隐居之意”,也就是说明此典故包蕴二义。

刘晓鑫《大学语文》p36

解读抓住动词,并分为二类,首联是单个的动作,颈联是一系列动作,前者呈现诗人的形象,后者刻画牧人与猎人返家时的情状。

莫砺锋《莫砺锋教你读古诗 高级版》p16

牧人猎人回家的情境是“静谧而温馨的”,诗人与他们缺少共同语言,“相顾不相识”,因此追怀古人,但由此判断“诗人感到现实中的一切与自己无关”,或许有些武断。因为诗人念兹在兹的应该是现实,隐居是他的选项之一,也是他的生活之一,他困惑的是做选择题时的茫然,他孤独的是即便他选择隐居,他的内心依旧是荒凉的。

莫砺锋《莫砺锋文集 卷8》 p442

解读者没有否定诗人有黍离之悲,这并不一定是作者心境悲凉的原因,但至少给他选择隐居找到一个妥帖的理由,即哪怕是伤悲,也显得有浓厚的底色。这或许就是诗人不同于一般隐士的最大区别,他虽然在隐居,却不快乐,也不满足,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在田间地头,在农人的包围之中,享受摆脱官场、获得自由之后的精神的充盈和生活的满足。所以王绩不像是隐士,有人对王绩入“隐逸传”不理解,是很有道理的。

崔勇谋,李风编著《中国经典古诗词300首》p189
周一贯,张润秀选编《启蒙经典三百系列唐诗三百首少儿注音版》p1
王国忠编著《高一古诗文诵读》p45

东皋,地名,作者自号东皋子,因此“东面的水地边”的解释,不如直接说置身东皋,为更妥帖。“花草树木一片浓重的秋色,山水江河涂抹一片夕阳的余晖”,看上去写得很细腻,但按作者“树树”“山山”以及“皆”“唯”看,是着眼整体的,是粗线条笼统勾勒的,因此加上花草之类那些微观之物,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顾随著《顾随全集 卷5传诗录一》p247

解读着眼于人的精神,诗人的心所以“跳动”,是因为他是活着的,活着的因此矛盾着的,因此有一个驿动的“寂寞心”。外在之物,经由观照,染上心的色彩,而其中“生的色彩”最为耀眼,且难以磨灭,因为虽“内心忙迫”但“生机旺盛”。

管士光选注《唐诗精选》p1

解读者评价诗人“遗世独立而又孤芳自赏”,可以避免对作者仕隐选择时的世俗化和庸俗化的评价。

(宋)谢枋得编选《古注绘本五七言千家诗》p134
(宋)谢枋得编选《古注绘本五七言千家诗》p296
(宋)谢枋得选编;(清)王相选注;李延平校注《千家诗第2版》p193

王相的注,应是最政治化的解读。诗人是现实的人,不可能没有现实的考量,“诗言志”,诗作未必不透露心声,但每一句将现实的事件捆绑着解读,使人觉得匪夷所思。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本通新课标人教版》p105
沈礼森著《寄思集》p201

解读者说“抒情逐层深化”,可见本诗的“情感线”是鲜明而曲折的:无论是徘徊着行走时的失落,见到秋景后的苍凉,旁观农人悠然回归而产生羡慕嫉妒恨后的“孤独”,到最后追怀古人的落寞,无不清晰呈现裹拥着“生命色彩”的“跳动的心”。

李永田编著《唐宋诗名名篇鉴赏》p2

“远离尘俗的闲适思想”,到底甘愿这样去过呢,还是已经在这样过了或是正在这样“思想”了,语焉不详。

王国安《王绩诗注》p28

借沈德潜的话,否定诗人有“寄慨隋室将亡”之意,“说诗家”或指注《千家诗》如王相之辈。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普及读本唐宋诗》p212

揭示一个“望”字为诗眼,很有见地。因为“望”可以是“眺望”,可将诸景收于眼底,树树山山,皆染我以秋色;也可以旁观,日之夕矣,农人络绎不绝,次第归来,其快乐自足,写满脸颊,见于举手投足之间,但“干卿何事”;“望”也可以驻足心田,遥望历史,寄意于伯夷叔齐,但“怅天地之悠悠”,“古人远没在历史的逝川”,岂不令人慨然!一“望”,章法井然,心路历程,昭然若揭。

陈国恩,黄步高主编《中华经典诗词楹联读本六年级下》p11
李永田编著《唐宋诗名名篇鉴赏》p2
张国举著《唐诗精华注译评》  p2
于至堂编著《唐诗鉴赏辞典》 p3 
王运熙主编,杨明等注释《唐诗精读》p2
萧涤非,刘乃昌主编《中国文学名篇鉴赏 诗卷》p522 
马茂元,赵昌平选注《唐诗三百首新编》p2  
汤霖,姚枫著《千家诗注析》 p351

因为由《千家诗》的原注在,所以这里的解读也没有跑出原注的范围,只是按现代话解释了一遍而已。有意思的一句是“颔联与颈联补叙产生这种矛盾的秋色”,意思是心情是主,景物是次,律诗中原本最重要的两联仅仅起到补叙的作用。何以有这种矛盾心情呢?原因又在于“景”,在于一片秋色。说得有些绕。

陕西人民出版社《千家诗新绎》 p55
陈增杰编著《唐人律诗笺注集评》 p2
祝振玉,沈思主编《中华千古名篇新编》 p26
刘亚玲,田军,王洪《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 p299


曹余章主编《历代文学名篇辞典》p161 
刘锦文,康守永主编《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 八级》p 126
袁行霈著《好诗不厌百回读》p34  
曾冬著《唐诗素描 新版》 p214

改写者确定将“牧人”理解成“牧童”,也无意按教材所指出的那样将“犊”解释为“牛群”,所以毫不客气地赶打着“小牛犊”。

梁晓明著《忆长安 诗译唐诗集》 p34

作者的意思很明白,伯夷叔齐不但没有饿死,而且“在野菜中平静地安家”,这是对《野望》典故的最贴切解释。假如诗人追怀古人,有归隐之思,那想到他们的是自由平静的生活,而决不是守节而死。残酷的现实常常会被诗意稀释,发酵成浓烈的浪漫气息。

齐峰著《青鸟穿越唐诗来》 p7

如果曾冬将牧人理解成牧童,虽然有些牵强,但还有合理的成分在,但该诗作者将其解读成“牧女”,连相顾不相识者也成了“村女”,实在有些匪夷所思,难道诗人隐居的东皋居然是个“女儿国”?还是改写者的心中早已没有男人的位置。由此,原本淡淡的忧伤,在村女和牧女的簇拥下,变成了烈酒与醉意。诗人像《雨巷》里的主人公一般,原本是忧伤而忧伤,彷徨而又彷徨,但遇到村女遇到牧女,在悠扬的歌声里和醉人的笑容里,就彻底陶醉了,再也不想采薇采薇饿得要死的伯夷叔齐了,只愿意这一生活在这“这鲜活的美丽风景”里。

张晓蕾,张志烈编著《唐诗 彩图版》 p54
高昌著《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 p503
尚永亮主编《唐诗观止》 p171
霍松林编选《名家视角丛书 唐诗精选》 p3
肖文苑著《唐诗审美》 p216

解读者显然将“徙倚欲何依”这句给丢了,矛盾与忧伤,完全不见了。秋景一片烂漫,晚霞映照着山野,格外明丽动人,至于晚归的牧人猎人,更像世外桃源的“往来种作”者一般,带着忙碌后的轻松,络绎不绝的脚步,使山野间“回荡着生活的音响”。“相顾不相识”,更好,淳朴自然,避开复杂的世情和人际交往,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遗意,因此“便觉得乐在其中”。所以要追怀古人,也不是因为寂寞,是因为可惜,可惜归隐太迟了。这的确是“新解”,看上去也能自圆其说,但问题是解读者采取的办法,一是“丢”,将第二句丢了,弃之不顾,二是曲解,将“相顾不相识”理解成诗人很高兴,没人认识不但不寂寞,反而“乐在其中”。

刘敬余主编;谢文晶编《唐诗三百首 统编版》 p179 
龙且立编著《难忘经典 诗词 3-7岁》 p50

解读者认为诗人很清高,所以选择归隐,选择归隐之后依然很高傲,对于俗人是向来看不上的,交往固然不用说,就是“彼此看着,也和路人一样陌生”,但这样有脾气和牛气冲天的怪人,会因为“相顾不相识”而感到孤独吗?!想想《射雕英雄传》的黄药师,会因为你不和他讲话而感到“寂寞”吗?

胡立根,谢晨主编《诗词的韵味》 p37
张晓蕾,张志烈编著《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唐诗》p46
仲一贤编《唐诗三百首》 p5
曾坤著《新选唐诗三百首》 p1
王深根编著《初中古诗词学习一本全》 p73
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2册 唐朝》 p3
魏洪霞主编《学习改变未来 唐诗三百首》 p273
《中华诗文经典诵读 初中卷 九年级》p26
张恒注《弦歌三晋》p35

不说“远眺而写”“远窥”,想必是因为凑韵;“思家心切的牧人紧催缓行的牛犊”,一紧一缓,看上去很有画面感,但按诗意或许正相反,因为诗人要表现的是牧人生活的悠闲自在,而不是上班族那般水深火热的“紧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备课小记:《野望》备课资料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