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本正经的分析国人之“私”?——解读《乡土中国》三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中国游客在瑞典被扔坟场事件。

多起帮扶老人反背讹事件。

············

近年来上述一件件的社会敏感事件,无一不触动这每一个国人脆弱的神经,令人如鲠在喉。这些不守公德、违反规则的行为,无一不透露这国人“私”的劣根性,甚至有一些人一边骂别人“私”,自己却仍干着“私”的勾当,实在是令人无语。

中国人“私”的特性由来已久,“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的经典名句可谓是响铄古今,有些人对此咒骂,有些人表示无奈,有些人则我行我素,仿佛没有人能够从本质上去解剖、分析此事。而费孝通却用社会学的角度,以寻找中西差异、解读孔孟之道等方式,一本正经的分析了国人之“私”,不由得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乡土中国》里的经典章节——第四章《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在书中的定义是:我们的社会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放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的差序。

文中的定义比较拗口,大致的意思就是:以“己”为中心,以伦重关系(我们一般以儒家的思想界定伦重)向外产生的一片片波纹。

《礼记》中提到十伦,伦重高低依次是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

《中庸》《大学》里也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重概念。

好比以我为例,以《礼记》的十伦为伦重:我是圈子的中心,向外第一圈鬼神,就是鬼神是我最近的差序,同时依照君臣一直到上下由内向外的波纹,越靠近圈子里,伦重越高,对“己”最为重要。

这里特别提出了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概念,我们儒家把此列为伦重,这是我们相对于西方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让我们在看看费孝通提到的西方社会格局,西方的社会有些像我们捆柴,几根稻草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这样的单位就是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分的很清楚,每根柴对于每个团体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西方的团体格局。

比如西方的家庭,是个很清楚的概念,就是丈夫、妻子和子女。而我们的家庭,则有可能是指丈夫和妻子,“家门”包括伯叔侄子,甚至“自家人”这样可以保罗任何人纳入自己的圈子。

最后看我们的道德体系,我们的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础上的,孔子提到的“克己”,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来影响他人。而西方的道德体系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耶稣是有超于个人的团体的,他可以为“天国”而牺牲自己。

这样我们总结一下,以差序格局分析国人之“私”,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水波的圆心,我们以我们儒家的道德体系建立了一道道差序,我们以差序的远近处理我们方方面面的事务。

所以我们为自己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以各种我们自认为道德的差序公式,我们做的心安理得,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是为了家,家对于他来说是公德。公和私的相对性,造成国人之“私”。

由于现代国家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对于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几千年遗留下的伦理概念仍然根深蒂固,破除国人之“私”仍然任重而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一本正经的分析国人之“私”?——解读《乡土中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