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记(十)

跨越两千多公里,从昆仑山到天山,也不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遥想当年丝绸之路上,多少旅人,对着茫茫戈壁、陌陌瀚海,有希冀、有迷茫、有无望。旷野大风、蓝天绿洲,沙海驼铃,枯树夕阳,一场场爱恨情愁在这里开场、落幕,一次次文明交汇在这里开始、结束。

这里是西域,在无数世人的心里,像梦一样遥远,像梦一样神秘。 这里沐浴着五千年的风刀霜剑,这里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交集地,这里成为人类文明辐射、碰撞、受孕的去处,新文明诞生、成长、成熟的温床。贸易没有国家界限,商业也没有种族区别,高额利润驱使人们将和田玉千里迢迢运达中原,将中原丝绸不远万里运往中亚和欧洲,再将中亚、欧洲的物产远涉重山载回中原。不管怎么运输,这里都是贸易中转站,商旅停留地,多少人梦想的乐园。

这个看似知识贫乏的地方变成了喧闹的文化集市,这个物品奇缺的区域成了无所不包的商品集散地,这个人烟稀少的盆地成了世界最大的人种展览馆。除了大自然的不宽容,它应该是政治、文化、矿藏最为宽容的地方,是多元文明在沟通中落脚、在并立中会通、在呼应中共荣的最佳平台。秦代之前,白种人东进占了上风;汉代之后,黄种人西进成为主流。可以说,西域是游牧民族集体迁徙的天堂,世界各色人种的荟萃之地,是人类交流的十字路口。

几乎所有的世界大型宗教先后抵达,30多种语言在这里从容交流,肤色各异的商旅、使者、教徒在这里握手作揖,战法迥异的军队在这里一较高低。这里有希腊雕花木板、罗马艺术、拜占庭建筑、波斯服装、印度佛经、贵霜造像、汉朝文书;宗教有佛教、景教、祆教(拜火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语言文字有汉语、佉卢文、于阗文、粟特语、突厥语、回鹘语、吐蕃语、波斯语、契丹文、西夏文、回鹘蒙古文、满文、吐火罗语、犍陀罗语、安息语、瓦罕语、图木舒克语等30多种语言。

从商品属性上讲,他是青铜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香料之路、丝绸之路,从承载的职能上讲,它是商贸之路、外交之路、传教之路、军旅之路、迁徙之路,从发挥的作用上,它更像是东西方民族的对话之路、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之路,全球各个人种的混血之路。但是,在历史上的某一天,她突然盖上了自己的面纱,在世人的视线里退场了。

从上世纪初开始,西域的面纱再次慢慢掀开,每一次的惊鸿一瞥都是一次惊艳。“沙埋庞贝”“千年楼兰”“佛都于阗”“乐都龟兹”“交河古城”“独山守捉”“象牙房子”“圆沙古城”“小河公主”“太阳墓地”“米兰遗址”……当面纱一层层揭开,那栩栩如生的宫宇、桥梁、佛塔、沟渠,都闪烁着令人眩目的文明之光。

这里是曾经的西域,重新出发的新疆,在世人面前再次傲然绽放。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行日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