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读书笔记


《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

“我们通常讲的“了解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了解自己当初回避了怎样的痛苦、麻烦、挑战,然后再去尝试面对自己曾经一味回避的东西,消除旧有模式,让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选择的状态里。

从习惯逃避到刻意面对,既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又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更是一个重新打开世界的过程。

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人本来就有一种扩张自己边界的意识,当你表现出害怕冲突、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时,别人就会趁机扩张他们的边界,直到蚕食掉你所有的地盘。尤其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他们需要依靠扩张自己的边界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和价值感,而你的退缩恰恰助长了他们的这种嚣张气焰。他们这种行为的极端表现就是欺负和霸凌。

一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跟他自身的能力有关,而不是跟讨好别人有关。害怕冲突的人之所以会有无意识地讨好别人的倾向,是因为他们以为只要跟别人保持和谐关系,无原则地听别人的话,别人就会喜欢他们。这其实是个认知误区,人们不会尊重一个毫无主见、胆小懦弱的人。这样的人在群体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反而会被认为是缺乏能力的人。

久而久之,即使你有能力,但因为你不敢表达,别人也不会认可你,于是你在群体中会慢慢变得毫无地位,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最后导致的结局就是:你越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如果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人生是一场修行,越害怕失败的人,越容易活在挫败中,只有放下对失败的恐惧,破除潜意识里的限制性信念,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我们唯有先觉察出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时刻观察自己、校正自己,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同时,在面对自己的子女时,我们也应该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是要去鼓励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从小建立这样一种信念:只要我愿意,只要我努力,得到我喜欢的东西就没那么难。

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大胆追求,不要缩手缩脚,害怕失败。

你的退让,是对方得寸进尺的温床

弗洛伊德说:性和攻击性是人类行为的两大基本动力。拥有健康的攻击性是我们活着的根本,也是我们的活力和健康的源泉。

要想拥有健康的攻击性,首先需要维护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天生就具备维护自己感受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感受,还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可能意味着他早年有过一些特殊经历,进而导致他形成了一些错误认知:维护自己的感受就会伤害别人,而伤害别人就会遭到别人的报复或面临关系的破裂。 其实真实情况是:一个人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感受并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面临健康关系的破裂,除非他构建的关系本来就是索取型或剥削型的。当然,对于一段索取型或剥削型的关系,就更不必害怕失去或者破裂,因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值得维护。只有允许不健康的关系终结,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关系。

你无法得到爱情,当爱情来临时你总是把握不住,是因为你在潜意识里残忍地把它推开了,转而继续执行你曾经经历过的感情模式。

你不敢做真正的自我,是因为那个自我曾经遭受过否定,所以你抛弃了它、压抑了它,你试图忘掉它,但是它就像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在你的左右。 你无法抛弃自己的影子,因为影子是真实的你的一部分。

你的影子在早年被贴上了很多不好的标签,被定义为虚弱、丑陋,让你遭受创伤,于是你披上了一个假影子,以此保护自己。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保持沉默,不敢做自己,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生命能量,从而自我设限,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什么叫命运?命运是你内心的投射。为什么说性格即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内心把世界解读成什么样子,最终你就会活成什么样子。在心理学上,这也叫作自证预言的假设。

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例如,你若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那么即使有时间,你也不会用在学习上,因为你觉得自己读了也不会懂。最终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你会对自己说:“我果然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受害者心态呢?

(1)学会自我负责

受害者心态的根源就在于,自己不能为自己负责,总想让外界对自己负责。一旦外界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自怨自艾,陷入颓废、忧伤的自我折磨中,从而丧失行动力。

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必须由自己来负责。想要得到什么,都需要自己去争取,不要指望别人为你争取。没有谁可以给你设计一种一劳永逸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环境和人,让你一切都称心如意。但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指望外界做出改变来迁就自己,指望外界能对自己的遭遇负责。

(2)学会宽容

宽容会让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变得强大,它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体现。宽容别人,有时也是放过自己。

(3)培养重建自我的能力

能否直面现实,是考验一个人真实自我是否强大的关键。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无法面对现实,这种“无法面对”的背后其实是自我力量的缺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亲子关系里受到的积极肯定过少、消极否定过多,所以我建议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回溯一下自己的幼年经历,修正消极的自我认知。 (4)懂得感恩和付出

停留在受害者思维模式里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否认周围的美好、放大周围的丑恶。这种通过否定外界来让自己保持优越感的方式,会让他们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同时,又由于这种优越感本身是虚假的,他们觉得自己始终处于匮乏的状态,看不到自己“得到”的东西,所以他们永远不懂得感恩。

有一种“丧”,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反复地经受失败,在不管付出多大努力后依然遭受失败的情况下,就会逐渐进入抑郁状态,对自己的能力渐渐丧失信心,从而产生无力、绝望的感觉。 当然,“丧”的状态不至于这么严重,但是身体上的严重疲惫无力和精神上的极度颓废低迷,会使人产生一种轻微抑郁的感受。

总之,只有先去关注自己真正的感受,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你才能知道丧失了行动力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那个自信的人的自我感觉是不太受外在条件限制的。外在条件好不好,他的成就的多寡,很难威胁到他的核心自我。

深陷自卑情结中的人不明白,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自信的是他的核心自我。当一个人把自我感觉条件化的时候,就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因为自信的本质在于自我接纳——自信是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建立“我能行”的信念。 自卑的人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无法做到完全接纳自己。 正是因为不能自我接纳,导致他们认为自信是需要条件的,不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人……

反观一个自信的人,他们往往很少对自己的核心自我产生怀疑。在自信的人的自我认知里,他们的核心自我是被认可的。但在自卑的人的自我认知里,他们的核心自我往往是不被认可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外在取得的成就去摆脱这种不良的核心自我体验,而且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外在优秀了,核心自我就会脱胎换骨。

一个人稳定良好的核心自我和糟糕不良的核心自我信念,主要是由早年的经历造成的。

在早年与父母的互动中,如果孩子被父母持续性地要求必须达到某种条件或者标准,才会被认可和赞赏,而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则被父母不停地指责、批评,那么孩子就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核心自我。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自卑,建立真正的自信呢?

(1)接受自己是个凡人的事实 一个人要想走出自卑,最重要的是从内心里做到接纳真实的自我。这听上去很容易做到,但实际上并不容易。 要做到接纳真实的自我,我们首先要做到直面自我。很多人都做不到直面自我,因为直面自我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2)走出自恋和完美主义

一个真正成功和优秀的人,他的内在成长和他的外在表现一定是同步的,甚至超越了外在表现。即使这个人暂时失败了,但还能站起来,因为他有再次站起来的实力。

接纳自己意味着对自己进行全面洞察。一个人对自己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对别人越理解,进而对人性也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这样就不容易陷入自卑中。

(3)更新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学会反思很重要。一个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要学会停下来,把新发现的自己的优点梳理一下,纳入自己的评价体系里,充分认识自己、觉察自己,摆脱那些不合理信念的束缚;当遭遇挫败时,更要学会停下来,把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梳理一下,该吸取的教训就会因此变得清晰起来,从而避免把失败泛泛归因于“自己不够好”。

自卑常常是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 所谓思维懒惰,主要是指缺乏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去研究分析的思维。这就像做项目,一个人如果不经常进行方法论的总结,任由每个项目带着自己跑,就会越做越累。即使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如果不及时更新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那么这种成就很有可能无法持续下去。

信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

其实维护一段关系的秘诀在于赞美与信任。信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信任意味着当我们跟一个人接触时会优先关注他的优点,这样便能看到他的过人之处。我们要坚信人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信任别人就是信任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足够好,不需要拼命抓住很多虚幻之物来装饰自己,只需要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看得见的是自卑,看不见的是关系

一个人要想真正摆脱自卑,首先要改变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搞清楚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我们之所以探讨原生家庭、探讨一个人的成长史,是因为人是经验的奴隶,每个人都容易活在自己过去的经验里,而且把这些经验当法宝,早已被这些经验困住,自己却浑然不觉。 乔布斯的这句名言是在告诫我们,一定要警惕自己所谓的“经验”,让自己退回到一种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状态后再去审视一切,保持初心。

/生活不是战场,而是一段时光/

处于焦虑状态中的人,其本身的生活节奏是被破坏了的。每个人天生都有可以跟人或事物建立深层关系的能力,可他们却丢失了这种能力,只能跟人或事物建立浅层关系。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做事都比较功利,也就是把自己工具化了,比如: 整天都在学习,但其实他根本不爱学习; 整天都在相亲,但其实他寻找的根本不是爱情,仅仅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 整天都在加班,但其实他并不热爱工作,拼命工作只是为了挣钱。

每个人都是无价的,只有充分地尊重自己、了解自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去爱真正值得爱的人,才能跟这个世界建立深度链接,活得从容踏实。

长大后接触到心理学,我就在想究竟什么叫大方? 后来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理解:大方,就是对于自身需求毫无羞耻感地确定和自信。

展现脆弱,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我中心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善妒者相处呢?

我们要学会辨别嫉妒心强的人。嫉妒心强的人一般心胸狭窄、言语刻薄,经常在背后对别人的长处进行讥讽。遇到这样的人,建议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谨记不要在其面前炫耀、暴露自己的优势,尽量保持低调、谦虚,以免引发其嫉妒之火,从而引祸上身。

在嫉妒心强的人面前尽量暴露自己的短处,这样会让他们找到安慰,以免使他们心理失衡。 当然了,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其保持距离,避免深交。

作为一个自我认同感较低的人,该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的中伤呢?

(1)不带敌意的坚决 大胆地、堂堂正正地摆明自己的态度、立场。要知道,不论是你受别人的情绪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还是你被别人激起负面情绪,都说明你的自我认同感本来就很低,所以,最重要的是增强你的自我认同感。 不带敌意的坚决,就是要做到不轻易接纳别人的投射,也不会被别人的投射触怒。 (2)清晰的个人边界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被你允许的。当别人试图突破你的个人边界时,你要有识别和保卫自己边界的能力。对于那些侵害自己权益的人,你要勇于说“不”。

(3)不可轻视任何人 人们常常会轻视那些看上去很弱小的人,但其实谁都不好惹,因为人人都有相似的欲望,那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表达的欲望和攻击性,一定会通过伪装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你会发现,生活中那些擅长制造人际纠纷,习惯背后中伤别人的人,往往看起来都是一些处于弱势的人。

最后,希望你也能修炼到这样的境界:“不管别人怎么攻击我、诋毁我,我都压根儿不关心,因为我根本不在乎。”

/欺软怕硬背后的心理学/

欺软怕硬的人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人有两副嘴脸,见到比他强的特别乖,主动巴结讨好对方;见到比他弱的,就摆出一副强者的模样,还经常试图欺负、玩弄对方。 这种人有个特点,经常试探对方的边界,看对方是否能接受他们的欺负,或者经常试图给对方强行扣上一个“弱者”的帽子。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甚至是在拿生命证明你是个弱者,如果你不是,他们仿佛就没法活了一样。

一个欺软怕硬的人的内心,往往被社会暴力规则占据,缺乏爱与温暖。或者说,一个欺软怕硬的人的内心,充斥着大量的屈辱感,正是为了缓解这部分负面能量,实现自己内心的平衡,他才选择欺负别人。

欺软怕硬的人习惯了依赖强者获取利益,所以最适合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拉帮结派。

因此对付一个欺软怕硬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绝不服软,表现得比他更加强硬。当你表现得比他还强硬时,他立刻就会疲软下来,因为他的力量本来就是“假力量”,他的强大的自我不过是种假象,在假象背后藏着的是他弱小而卑微的、充满恐惧的真实自我。

你如果在生活中面临被欺负的困扰,就要自省,想想在你的自我认知里是否有看轻自己、看低自己的倾向。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倾向导致了内心恐惧的产生——它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欺软怕硬的人经常试图侵犯你的边界,不过是在试探你的底线。一旦发现有机可乘,他们就会长驱直入,没完没了地对你实施欺负行为。 做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你就不会被内心的恐惧挟持。那些欺软怕硬的人在试探你的底线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你内心强大、不容侵犯,就会乖乖撤退。

总之,对于别人的看法自己听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具体怎么回事还得自己分析、判断,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你们只需要处理好各自的人生,那么你的个人边界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无论如何,先要找到你自己。

这个“自己”只有你最清楚,你的父母、伴侣都无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意味着你要接纳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别人的声音,你要尊重自己,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把掌控自己的权利拱手让给别人,或者指望别人对你负责。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对你负责,除了你自己。你要消除自己内心依赖别人的幻想,因为依赖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而且真相往往是:你所依赖的那些人,他们连自己的问题都处理不了,又怎么可能处理得了你的问题?又怎么能对你的人生负责? 请停止向外界寻找“保护神”的幻想行为,学会对自己负责。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你首先要讨好的都是你自己。

/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

从面对别人、要求别人,到面对自己、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是一种转念,但是这种转念会大大增强你解决问题、适应世界的能力。当你从僵化的自我中心里走出来时,便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当然,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比起你跟别人纠缠在一起,不停地内耗,这点儿辛苦实在是微不足道。

还有一种高手是这样应对的:外界怎么变,我就怎么变;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都可以适应这种变化。 这种人的内心异常强大,他变的只是外在的应对策略,他的内核是稳固的。而这种稳固的内核,正是建立在一次次地解决现实问题基础上的自信。

按照佛学的说法,修行的最终境界是进入无相的世界。无相,即没有自我。既然是无相,也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冲击到自我,此时的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得失。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简单来说就是:我跟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分离,不再执着于幻象,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无所谓喜怒哀乐、无所谓纠缠。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提升自己情绪管理的能力比较实用的技巧是,加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意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觉察、命名:当情绪产生时自己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做出了什么行为、为什么会这么做……一一进行记录、反思和总结,记录得越详细越好。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别人,对别人进行记录,尤其是别人处理情绪的方式,吸取那些好的经验,警戒那些不好的经验。如此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情绪觉察能力、识别能力及处理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习惯抱怨的人总是过度关注负面的事物和感受,不断放大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严重性,将自己囚禁在“悲惨”的牢笼里,无法逃脱。甚至当有人试图去解救他们时,还会引来他们的不满和责备。 生活是很公平的,如果你总是抱怨、总是悲观厌世,命运就一定会如你所愿,最终给你一个惨淡的下场。

/具备自爱能力,你才能享受爱情/

/习惯性否定别人,不过是缺乏自我/

很多人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都强迫自己坚强面对,结果却长久地陷在抑郁的状态里走不出来。这是因为展示悲伤是我们内心一种健康的运作机制,也是心理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悲伤,我们才能完成和负性事件的分离,告别过去,重新出发。不允许自己悲伤,就无法完成这种分离,然后陷在消极的状态里,从而导致抑郁。

表达悲伤,在人的心理上至少具备三个层面的功能:

(1)情绪、情感的宣泄 我们的情绪、情感就像水流,每天都在不停地流动。一些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会引发我们情绪、情感上的疼痛和哀伤,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只有允许悲伤宣泄出来,我们的情绪、情感才不会被堵塞,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2)完成分离

不管是失恋、离婚、失业,还是亲人离世、朋友背叛、升职失败等,都意味着一个人在心理上被迫与所爱之人或物发生分离,意味着之前所拥有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将不复存在。这时候,表达悲伤就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完成某种分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人去世要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允许人们悲伤。实际上,这便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完成分离的仪式。

(3)能够促进我们人格的成长 “失去”能够带来启发,刺激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失去”。我们从依赖状态的婴儿逐渐成长为独立的成年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只有接纳“失去”,我们才会成长。

伤口需要被看见,才能愈合。

既然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内心产生了伤痛,我们就需要看到自己心灵被伤害的部分。

我们要看到自己脆弱的部分、难过的部分,并且接纳它们,要允许自己在受伤后难过、软弱,甚至痛苦。 我们要静静地跟自己的悲伤待在一起,不去干预它,不去强迫它离开,不把它视为耻辱;允许自己有无力、无能的一面,像陪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允许自己痛快地哭泣、悲伤,给予自己拥抱、理解和陪伴,这也是自我关怀的重要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