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牢笼

今天带娃去上乐高课,时长是一个半钟头,这个时间我可以安静的听会儿书,享受独处的快乐时光。

虽说是两天的休息时间,但全程陪孩子,自己充电的时间就显得那么宝贵。听了一本《越过内心那座山》,是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师从《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

我有一种感觉,他们一生中遭受的磨难都成为了礼物,在与那段非人哉的历史和解的过程中,挣脱内在的精神牢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书中讲了十二个精神牢笼,有几个是比较印象深刻,颇受触动。比如说受害者心态牢笼,我们都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每当遇到挫折,遭受痛苦,都会不停地发问“为什么是我”,这就是用受害者心态处理问题。就好像对待我的工作,我总觉得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最多最累的活都给我干,我特别想问问领导,为什么是我?

那书中就讲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你?既然别人可以,那为什么不能够是你?当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够稍微地变得平和一点。那如果一个幸存者,他会怎么做呢?一个幸存者,最常问的话应该是“现在怎么样”,或者“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这才是核心。受害者心态让自己和他人都活在紧绷的状态,如何能够走出这个牢笼呢?要学会以平和的胸襟来应对这些糟糕的事情,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书里埃格尔这段话很有意义,她说:“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也能找到力量和自由。你具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请运用这种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受害者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