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虚张声势的,皆败给了不动声色的

  《知否》里的明兰,就是这样一个宠辱不惊的角色。不论是对抗林小娘,外妾林曼娘,还有康姨母、小秦氏……本着一个原则:“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逢山开路,遇水架,见招拆招。”

          在现实生活中,身边就有这么一档现实版的案例———“算计了半生,却被闺蜜来个釜底抽薪,卖了个血本全亏”

          A女主,精明能干,经营一家小店,丈夫也勤劳能干,家庭经济基础还算丰厚,可A女主,凭生过于贪财,极度吝啬,对自己家人不仅抠缩,人际关系也极差,对于合得她脾气的还好,合不到一块的便破口大骂、大打出手、六亲不认,因此在婆家只留一个吝啬鬼、自私自利、狗屁不通的名头。

        B女主,曾是A女主的牌友,后上位A主的家庭,当起了正宫娘娘。虽都是已年过中旬的人,离婚和再婚中间牵扯的家庭因素错综复杂,却显得更难融合与处理。我们一起来看B女主如何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这中间就不讲B女主为何离婚,而又为何上位A女主家庭的曲折经过了)

        “擒贼先擒王”,A女主最先失人心的是,和公婆关系恶化,臭名远扬。B女主,忍辱负重伺候公婆至养老送终,至此彻底征服了丈夫的心。“爱屋及乌”,A女主与婆家的兄妹关系向来不合,B女主,帮助丈夫重整旗鼓,对兄妹能帮则帮,和睦亲戚邻里,树立强大根基。

          与丈夫,A女主,强势以对,夫妻打架常有之事,一年到头不舍得给丈夫添置新衣,丈夫在家只有“干”的权利,没有“歇”的义务。B女主,烧得一手好菜,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B女主说过一句话“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门面,女人的目的就是帮助他撑起这个门面” 。就像人家所言:放风筝时只要手里攥着那根线就好,风大时紧一紧,风小时松一松。夫妻相处之道,除了互敬互爱,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伎俩”在。

        与孩子,首先A女主离开后,孩子都留在了男方家里,转眼孩子们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离婚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不能接受新家庭女主身份的,充满敌意也是人之常情,这大概也是许多再婚家庭的一大难题。首先B女主没带孩子,所以,一心把这边孩子“视如己出,”除了帮助丈夫给孩子们完成婚姻大事外,对于下面的“子孙”也视如己出,疼爱有佳,多年如一日,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接纳与认可。

          “骥行千里,非一日之功”,没有常人的隐忍与付出,就无法做成常人能做之事。

          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里说道:“世上最难经营的公司,是家庭”。然而,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直接决定了这个“公司”命运。就像《知否》里的明兰,能有如此沉着的气度,和精明睿智的才情,离不开盛家祖母的一手栽培。老话说的好“强将手下无弱兵”,盛家祖母一个单亲女性凭借一己之力,让盛家从一个五品小官,获得了皇子亲自抬棺的荣耀,确实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再来看同为亲家的王家母亲,教出来的两个女儿一个“疯子”杀人放火(康姨母),一个“傻子”直肠子,一点就炸(王大娘子),最后儿子也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

        从古至今,真正的“狠”角色,大多都是不动声色,拥有真正的大情怀和大手笔。那些平日里爱虚张声势的,且处事不能光明磊落的,最终都被拉出去当了炮灰。老话说的好“会大会小才是一条龙”。值得共勉。

(19年拍摄于乌镇一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虚张声势的,皆败给了不动声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