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from Home|居家办公日记

【认知】

出门做核酸的时候才发现小区外面已经被拦起来了,才意识到疫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在想,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是怎么建立的呢?如何认知外界有多危险,又如何认知自己。

大概是通过参照物和周围的【关键他人】。比如当接触到的媒体信息都开始讲同一个话题,当周围的人都戴起了口罩,自然就会建立起,好像有点危险哦,的认知。那对于自己的认知呢,比如年龄。当00后已经批量进军职场,90后反观自己,自然会生发出年轻真好的艳羡,和朋友讨论,如果一个人是1996年出生,在他出生后,所有人都跟他说,他是1998年出生的,那么他认知的自我年龄,就会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两岁,而这个认知,也无法通过医学手段校对(毕竟身体年龄、心理年龄、甚至骨龄都不太一样),按这个逻辑,就可以按照永远25岁,愉快地生活吧。

在这个意义上,“准确的自我认知”其实是个伪命题。

【接纳】

每天楼下会有大喇叭喊大家去做核酸,喇叭的内容已经从“各位居民朋友,下楼做核酸啦”变成了“下楼做核酸,今天不核酸,明天变黄码”,一周前,楼下的大喇叭喊的还是“今日特价,一块九毛八”。最开始对喇叭的噪音很抗拒,觉得吵闹,现在已经很习惯了,也接纳它的存在。习惯选择排队人数最少的时机下楼,核酸一天一检,也期待着不同样式的冰墩墩贴纸。


在封锁区里的人们,也开始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来回散步、打羽毛球。在环境中变得乐观,仿佛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回想起二月初深圳疫情刚起步的时候,有很多求之不得,有一些计划被打乱。源于不可抗力,或是不够坚定。流了很多眼泪。现在也接纳了继续居家一周的事实。

KY有篇推文里分析人的行为和情绪,发现同样的行为却会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有人从中获得愉悦,而有人再一次被失望击垮。根源在于期待。如果期待行为A本身,且这个期待源于自身的需求,就会产生正向的情绪,如果期待行为A带来其他的期待,或者解决某个困扰、脱离某个困境,当发现自认为的解药根本无效时,行为A带来的伤害力更大。因为只有行为A是确切会发生的,而一切行为A之外的期待,都不一定会发生。

读庆山的《一切境》。能够有独处的空间时间,阅读思考,感受到愉悦,想着也许是给自己的一些福报,应该好好珍惜,不应该再求之不得。《一切境》段落和段落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联或者故事线,本身也是日记,拼接确实会有碎片感。但既然本身也渴求这样碎片的吸收,也无大碍。


【恍惚】

我总是会不记得自己多少岁,不记得现在是几月。上次朋友说要换工作,随口就说可以啊,现在看看,年后再换。说完才发现,现在已经是年后了。疫情持续的这两年,时间好像都暂停了,大概是潜意识觉得疫情会很快结束,所以也忽视了时间的流逝。

经常会有这些恍惚的瞬间。不记得点了什么外卖,不记得买了什么东西,不记得现在是在深圳还是广州,分不清眼前的这片海是深圳还是大连,也分不清天气转暖时空气的味道,和初三那年新学期开学时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就像穿越到未来的人,行走在路上,突然撞到了前世的记忆。

这些恍惚倒是没有带来什么困扰,反倒带来一些开盲盒的惊喜,像是生活在和我玩的一个【猜猜你现在在哪个城市】的游戏。


【渔年】

这样的恍惚,也发生在渔年身上。在家办公的时候,偶尔会生发出【我竟然有猫啊!】的惊喜。

怎么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有猫呢,而且一转眼,已经这么大了。

居家办公的这一周,和渔年有了更多的相处,发现他真的是一个脾气好,不记仇的好猫。前一天因为觉得他影响到我独处,把他关进厨房,第二天仍然乖乖求抱,平躺着露出肚皮晒太阳打呼噜。这样的好脾气,也是源于信任吧。可他不信任我,还能信任谁呢?

【希望】

朋友推荐了一个纪录片,记录不同中国人居住在日本的生活,也记录不同外国人居住在中国的生活,有三季,每季100集。30岁辞职去学漫画的漫画家、23岁去日本的旅游咨询员......他们打开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和世界更多的面向,我又感到充满希望。

这种希望不仅来自于他们的故事本身,也来自于还有300集的故事可以看。


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创造希望

在没有期待的日子里,创造期待


比如,刚刚在心里想着说,还没有当过小队长,转眼就成为了小队长,也太开心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Work from Home|居家办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