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我在悦读】郑国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郑国可以说是一个后起之秀,西周开国封神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国家的,也就是说它不属于武王伐纣以后,西周初年分封的老牌诸侯国。

第一任郑国国君,是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那位)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小叔,名字叫姬友,史称郑桓公。

姬友被封爵,也就是郑国建国是在公元前806年,那时候已经到了西周末年。他建国11年之后周幽王诞生。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虽然在周礼上爵位是根据公候伯子男来排位的,就是说,如果你被封为公爵,那么你的国家就是一等国,被封为侯爵,你的国家就是二等国,以此类推,相应的,这个公爵国家的君主,就被称为某某公,侯爵国家的君主会被称为某某候。

比如齐桓公是因为齐国是公爵一等国,所以他就被称为公。再比如说前面讲的周平王的舅舅,申国,它就属于侯爵国家,所以称国君为申候。

一般来说爵位越高,国土越大,实力越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诸侯之间不断的征伐内乱,这些国家的实力会有所变更,有的可能爵位还没有变,但是实力大小和几等爵位已经没有关系了。

那么第一代的郑国国君姬友就应该称“郑桓伯”才对,所以在一些历史书中也可以见到对他称呼郑伯友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春秋》《左传》这些史书中看到,有时候还会称他的国君为“郑伯”。

另外一些时候称他为“公”的时候只是一种尊称,就好比对于年长人的称呼,某某公一样而非爵位了。

到了周幽王即位以后,他就任命自己这个小叔叔为“在朝辅政大臣”,官居大司徒。所以这个时候的郑桓公,既是诸侯国的国君,同时又兼任着周朝的大司徒一职。

大司徒,在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上写为大司土。司,就是管理的意思,所以一看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个掌管土地分封的大官儿啊。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命根子,掌管着土地分配的职务,那可绝对是实力派的人物,就类似今天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家,农业部长在家,林业部部长,而且在那个时候,他的权力可能比现在三个部长的权力加起来还要大,基本上就相当于宰相一级的官员了,也因此汉代以后,司徒也被用来当做丞相的别称。

郑国最早的封地在陕西华县以东,地方不大,而且靠近西戎,有点儿偏。可是郑桓公当上了大司徒以后,这心思就开始活跃了,这古人他也是人呢,没有道理不掌了大权,不为自己谋点私利呀,可是具体该怎么办呢?

他就想到了太史伯阳甫。这个太史伯阳父是谁呀?他就是劝谏周幽王不成,而后哀预言西周在十几年之将要内灭亡的那个牛人。

郑桓公想为自己谋私,要找智者进行咨询,伯阳甫便是最好的人选。《史记》曾经记载了郑桓公和伯阳甫的对话,大概意思就是郑桓公说现在朝政不稳了,看来天下很快就有危险了,我能不能避开这个祸乱呀?伯阳甫就说是呀,我看只有住在洛河以东,黄河以南这一带才安全。

郑桓公就问为啥呢?然后这个太史伯阳甫就给分析了一通,他不但分析了地理位置,还对未来的群雄争霸做了一个预测,得出了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将会兴起,与郑国五分天下的结论。

他是怎么分析的呢?他说洛河以东,黄河以南这块地方靠近两个小国家,虢(guó)郐(kuà)国,这两个国君贪财无义,百姓对他们很不满。郑公你你身为王叔,品德又很好,天下人都很爱戴你,你去向他们借一片土地,他们不会不给你,时间久了,这两个国家的老百姓就都成为你的子民了。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起来诸葛亮和刘备在卧龙岗草堂纵横高论三分天下,《隆中对》那一段了啊!所以后世的小说都是有根据的,事实只能比小说更精彩呀!

然后到了公元前773年,在西周灭亡的前夕,郑桓公按照伯阳甫的指点,向虢国和郐国借了一点土地,两个国家各自奉献出五个城池。

然后郑桓公就把自己的宗族百姓重要财务以暂时寄存的名义迁了过去,安顿下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大迁徙,史称“桓公寄孥”,孥(nú,指妻儿子女)在这就是财务的意思,然后郑国的人们就在这里生根发芽,繁衍生息了。

这样一来,郑国就慢慢的控制了这一片土地,当然了也就不可能再归还了。跟刘备借荆州一样,有借无还了。后来这片土地被称为新郑,就是今天河南省新郑一带,新郑的地名,也就是这样来的。

话说骊山之变犬戎攻打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就是四路勤王的诸侯之一,所以这个时候周平王需要迁都,但不知道去哪儿的时候,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就向周平王抛出了橄榄枝。

这光有橄榄枝也不行,天子来了得有地方住吧,住哪儿呢?大家还记得早在西周初年,周公旦就着手营造了一个陪都洛阳吧,始称洛邑,在这个时候洛邑已经是在郑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了。

虽然洛阳已经破败,但是比起被犬戎破坏的镐京来说就好太多了,而且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周都有诸侯国拱卫,远离各种骚扰,比申国实在是强的太多了呀!郑国这样做当然是在打小算盘了,哪有无利不起早的呀,我现在让出洛阳这个城市,让你周天子住,但是你在我的国家之内是受我控制的呀。天子住进来后,第一帮天子解决了燃眉之急,让天子有了新都城,我功劳大焉;二来嘛,周天子住在我家,我能不发达吗?

这正好一个有心送,一个也没地儿去,这默契就达成了。郑国就开始重新修缮洛阳城,周平王呢,就离开了申国,迁都洛阳。

这一迁都就等于完全放弃了西周镐京的家业,抛弃了那片土地和人民,抛弃了西周列祖列宗的坟茔祖庙,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周平王继位的合法性问题,所以历史上说平王东迁,仅有“七姓从王”,而诸侯,则只有“晋、郑是依”,也就是说一共只有七个大夫跟随平王东迁,诸侯国中也只有晋国、郑国等是支持护驾的。秦虽然也护驾相随,但此刻还不是诸侯国。

《诗经·王风》中有一篇《扬之水》,据说反映的就是平王东迁的历史事件。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rǔ)。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rǔ)。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扬之水就是流动平缓的水,束薪就是捆起来的一捆柴,不流束薪,就是说这缓慢的水流啊,连柴都飘不起来,暗指平王东迁无力带走故都国民。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通过对水流奔腾的描写,哀叹平王一去不复返的事实,诗的最后还难过的说,想念你啊,想念你,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

这国君东迁,原来旧首都的老百姓必然感到失落,就好比现在要把首都迁到别的地方,北京人自然反对的不得了。

洛阳和镐京相比,位置在东,所以我们把周平王之前,都城在镐京的周期政权称为西周,此后的则称为东周。

你可能感兴趣的:(【0524我在悦读】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