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正确地“和别人谈判”?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的话

在这个时代,总有一条路我们怎么都绕不过去:

  • 与他人结盟,形成共同体;
  • 甚至我们还需要与“对手”结盟,找到利益结合点。

要想与他们结盟成功,务必需要进行“谈判”

但是很多人对于谈判有太多的误解,比如:

  • 谈判就是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越充分,对方就会越赞成自己的立场,谈判就很容易完成了;
  • 谈判就是抢夺有限的资源,对方多拿一点,我方就会少一点;
  • 谈判就是要“干掉”对方;
  • ……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

  • 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谈判的能力;
  • 他们甚至并不能够有效地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 进而就很难让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
  • 最后又如何能够让别人帮助自己达到最终的目标呢?

正文

很多人早已忘记了究竟什么是“谈判”?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谈判的属性

  • 双方立场平等,没有上下级关系;
  • 不需要第三方来评判;
  • 决定权在双方,谁也不能强行替对方做决定。

比如,假设有个国家法律规定:年轻人满18岁必须出国留学。

  • 假设你满18岁了,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就不是谈判,而是“命令”

但是,如果国家把这个法规取消了,你准备好了钱,自己计划出国留学。

  • “留学”这件事对你来说有利有弊;
  • 你需要权衡利弊,衡量风险,并且承担这个风险。

这也不是谈判,而是“决策”

假设你没钱,你铁了心要出国留学了,但是费用需要爸妈赞助

  • 你就需要向爸妈陈述你留学的价值;
  • 爸妈决定最终是否帮你出学费

这才是“谈判”

如果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会发现:

  • “命令”根本不用我们费心,因为决策权完全不在我们手中;
  • “决策”必须我们自己费心,因为决策权完全在我们手中;
  • “谈判”才是最棘手的,因为决策权不仅仅在我们手中。

实际上,深挖一下会发现:

  • 谈判是一种交流方式,双方共同建立合作的规范;
  • 谈判的核心是商讨,目的不断寻找利益结合点;
  • 谈判没有确定的形式,是纯粹的创造性活动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就发现了正确地和别人谈判的基本思路

  • 让对方理解我方立场很重要,但是让对方知道“我方很理解他的立场”更重要;
  • 不是我们说服了对方,而是让对方说服他自己:“他自己才是改变的获益者”。

也只有在这样的思路下,聆听对方,理解对方,双方才有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 一群人在一起开会,如果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你会发现他们的观点总是有分歧
  • 但是如果让这些人去做某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他们的行动方式总是出奇的一致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

  • 因为表达观点几乎没有成本。比如在开会中,“打嘴炮”很容易,谁都能说上两嗓子,大家很容易“存异”
  • 采取行动是有成本的,而且需要承担责任,就会谨慎许多,更容易趋向“求同”

所以,相比“采取行动”,谈判双方“表达观点或立场”的时候,自然就更容易产生分歧。

因为大多数人经常将“采取行动”和“表达观点”搞混了,甚至绝大多数时候以为表达了观点之后,行动就好像能自动完成一样

这就是概念不清晰了,“嘴炮达人”就是用来形容这类人的。

比如:

一个普通的谈判人员在谈判桌上是这么做的:

  • 以各种虚张声势开场;
  • 如果他是买方,他就拼命杀价;
  • 如果他是卖方,他就漫天要价。

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不欢而散。

但是,一个谈判高手(假设是买方)在谈判桌上是这么做的:

  • 诚恳地问对方的要价是多少;
  • 对方出价之后,他会说:“我特别理解你,这个价格一点也不过分。你为你们公司和团队的利益着想,让我很钦佩。”
  • 然后,他会接着说:“但是,如果要接受这个价格的话,我有以下几个难处,分别是一二三四”;
  • 最后,他会说:“现在假设,如果你是我,已经完全接受了对方的报价,面对这些难处,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处理才能促成这笔交易?”

这样做的好处是:

  • 原本对方的“出价行为”本质上是“表达观点”,但是我方“是否出钱”本质上“采取行动”,所以双方会起冲突;
  • 但是采用谈判高手的方法之后,就是用一个“你如果是我”的“假设”,把对方拉到我方的立场上来,让对方的“表达观点”变成了和我方一样的“采取行动”;
  •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双方不再是对峙状态,而是让对方转了一个身和我方面向同一个方向,面对同样的难题,来帮助我方一起出主意。

原本我们都说:要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但是总是做不到,因为总觉得会损伤自己的利益。

现在我们知道了:

只需要在谈判中,使用这种“假设你是我”或者“假设我是你”的方法,就能够比较顺利地站在对方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进而够在谈判中更好地找到利益结合点,取得谈判的胜利。


写在最后的话

如果用更大的视角来看:

“谈判”这个词的存在就证明了:我们和对方是不同的,所以才需要谈判。

但是,谈判的目的是为了:谈成。

也就是说:

“谈判”是在双方的“不同”之间找“相同”。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就豁然开朗了,我们要做的是——不仅仅是在谈判中,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反驳对方之前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 复述对方的观点,复述到让对方都觉得你说的很对,让对方点头;
  • 用一个“假设”,把对方拉到我方的视角(或者相反)上来,共同面对我方“当前的行动难题”;
  • 进而就能够找到更好的“第三选择”

祝近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究竟怎样正确地“和别人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