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理想国》没那么难读,也没那么难懂!

合上《理想国》的最后一页,我就在琢磨要不要写点什么,如依着往常习惯,总要写篇书评作为阅读的总结,但一想到这可是鼎鼎大名的《理想国》啊,吓得我立即把书评改成了读后感!且这是第一次读,感觉置身于云遮雾绕之中,有种模模糊糊的领会,千头万绪的焦躁,以及“我竟然看完了!”的不可思议感,于晕晕乎乎中只记得一些有趣的内容。

对于《理想国》这样的名著,尤其是哲学典籍,大多数人都抱着敬畏感,且畏大于敬,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原因导致理解起来更加艰难。从前,我抱着初尝的心态,翻看过吴献书先生翻译的《理想国》,读了没两句便汗涔涔下,本来哲学就是神秘兮兮的,译成了文言文,字都认识了,可理解起来太费劲儿,于是神秘之上又填了一层晦涩难懂,真是要了命了,只好束之高阁。又过了许多年,偶然得知还有郭斌和与张竹明译本,一改之前文言式的曲折,更符合现代表达,方便现代人理解,于是这才郑重的读了起来。有时候,横亘在名著和读者之间的障碍就是翻译,吴献书先生的译本在当时可谓最好,但是再好的译本也只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郭、张的译本承接了下来,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好的译本,在原著和读者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能够经历岁月的淘沙,让平凡的文字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熠熠生辉,给人醍醐灌顶之效。《理想国》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借先师苏格拉底之口,论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国之蓝图。全书的开始是苏格拉底被好友半道截住,非要留他下来好好聊一聊,于是苏格拉底开始和众人聊天,这本书就记录了他们聊天的内容。


s1068535.jpg

这次流传千古的闲聊是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的:正义是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是苏格拉底自己提出来的,然后所有人都被吸引到这个旋涡中,通过不断的提问、论证、推翻、再论证,洋洋洒洒说了30多万字,最后才得出结论。

那么理想国是从哪里来的呢?理想国和“正义”的论证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为了找到“正义是什么”的答案,苏格拉底在假设中建立了一个城邦,也就是他理想中国家该有的样子,从政制、教育、文学、美德、哲学家、勇敢、妇女儿童等等各个方面展开,如抽丝剥茧般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理想国,并在打造的过程中逐渐启发人们去发现正义的本质。待所有论证完成,人们逐渐发现,构建理想国的过程远比最终辩证的结果更有意义。

比如说对孩子的教育,苏格拉底更属意于游戏式的教育方式,他说:“我的朋友,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这句话无论放在什么年代都能适用,只是能做的人越来越少了,瞧瞧被辅导作业逼疯的父母就知道了。

比如说对于辩论和吵架的区别,苏格拉底说的很明白:“他们以为是在辩论,实际上不过在吵架而已,因为他们不懂得在研究一句话的时候去辨别其不同的含义,只知道在字面上寻找矛盾之处。他们咬文嚼字,互相顶嘴,并不是在做辩证式的讨论。”不得不说,有时候观看打着辩论旗号的综艺节目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更有趣的是,苏格拉底还杠上了荷马,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游吟诗人,《荷马史诗》被放在人类文学殿堂的宝座上,举世无双,睥睨天下,然而苏格拉底却非要揭它的短,说它的“坏话”。。。。。。

《理想国》里的每一段话几乎都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但是能不能说出其中真实的思想,却是见仁见智,所以古今中外有多少专家学者,倾尽毕生心血在研究、解读柏拉图的著作,论文、著述几乎堆积成山,正是因为太多的学术作品把柏拉图拱上了高高的神坛,让普通人无端端产生了强大的畏惧感,唯恐自己无法理解先哲的思想,干脆选择避而不见,其实只有自己亲身读过他的作品之后,才会感到原来柏拉图是这样一个可以亲近的人,他的想法也有和我不谋而合的地方,无需畏惧,各取所需。作为非专业人员的普通读者,我们用单薄的人生经验和浅薄的思考去做力所能力的理解,以期能从伟大的智慧中获取一束照亮人生的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怕,《理想国》没那么难读,也没那么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