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面临认知失调,你会怎么样选择?

想象一下如下情境:

一位老师在滔滔不绝讲的自己的认识,你觉得老师在啰嗦,把自己当成了傻子。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老师问你他讲的怎么样,你碍于情面,对老师讲的课大加赞赏,恭维之话滔滔不绝。

离开教室后,你心里开始骂自己了:我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人前一讨人后一套,这不是我最讨厌的模样吗?

这个时候,你正在经历着一波认知失调。你的内心戏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真诚的人,是一个不说谎的人,可是我今天为了不得罪老师说谎了,我真不应该。这种认知失调带给你的是什么呢?是对于这个课程的态度。本来很喜欢这个课,可是却想起来上课就头痛,甚至都不想去上课了。

什么是认知失调呢?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7年提出的。是一种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理论。

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导致心理紧张。为了解除这种紧张感,个体会使用各种方法力图让自己重新恢复平衡。

生活中认知失调的例子很多,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有一天你有一个case没有做好时,你就会产生很大的沮丧感,这种沮丧感就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

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当有一天,有人在你面前说你“很差劲”时,也会引起来认知失调,失调的后果就是,自己很郁闷。

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逻辑上的矛盾;

我是一个真诚的人,不应该说假话,可是我为了不得罪老师,还是说了假话,我怎么能这样?

2、文化价值的冲突;

到了印度后,才发现吃东西是用手抓的。你抓了一口饭,强忍着塞到嘴里,接着就吐了出来,你感觉人生大悲催了,恨不得分分钟回到祖国的怀抱

3、新旧经验相悖;

本以为撒娇能天下无敌,这一招很好用,结果有一天碰上了一个特别讨厌别人撒娇的人,不但不吃这套,还把你讥讽了一顿,你很有挫败感。

4、观念的矛盾;

本来你觉得,为了孩子不离婚,是一件很高尚的行为,可是到了西方国家才发现,不爱一个人却跟对方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很可耻的事情,这让自己在要不要离婚这件事情更纠结了。

认知失调导致的是我们态度的改变,以情绪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了情绪,仔细分析,跟认知失调关系很大。

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是由认识失调引起的,该怎么办呢?

就好像我们刚开始提到的第一个例子一样,在老师面前说了很恶心的恭维话之后,你的认知开始失调了,心里面感觉很窝囊,对自己产生了否定,从而影响了对于这个课程的态度,这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让自己的认知协调起来。

1.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

“都怪老师问我这个问题,让我不得意去撒谎,谁能当面说他不好呀。”

2.增加协调或一致的认知成分;

多少证据来支撑自己的某一个认知。“我就是一个很诚实的人,老师确实上讲到了一个知识点,我觉得他讲的特别好。”,如此一来,你的失调也不不会发挥作用了。

3.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认知成分相矛盾。

“我说谎也是善意的表达,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 只要这么一想,你是不是就感觉舒服多了?

从认知失调的角度,我们可以解释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后,从失调了角度完成了自我的对话,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态度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对于管理者来说,突然想起来领导说的那句话:在单位里有什么事情 咱们关起门来说话,到外面去,我们还要以大局为重,宣扬我们的单位好。

实际上,当我们说单位好的时候,哪怕你以前觉得单位不怎么样,为了应对这种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受,你一定会调整自己的认知,觉得单位没有那么不好了,从而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别不相信,这是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秀丽|面临认知失调,你会怎么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