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自己

张幼仪,人们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永远会贴上一个标签——徐志摩的“弃妇”。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

张幼仪深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

但是这些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可谁能想到,前半生走过重男轻女的家庭,经历过不幸的婚姻的张幼仪,却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装公司总经理和女子商业银行总裁。

天上不会掉下幸福与机遇,正如张幼仪所说:“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

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

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西汉才女班婕妤曾在晚年时作《怨歌行》,以寥寥数语,写了一则“秋扇见捐”的故事:“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两千多年后,一个叫张幼仪的女子,也借此典故,为她的感情经历下过这样的断论:我不过是一把扇子,炎热堪用,秋天见弃!

她的“前生”,被冠以“徐志摩妻子”的名号,却低入尘埃,湮没无闻;她的“今世”,却在与这个著名诗人离婚后,徐徐展开了一幅大写意的水墨长卷。

在儿子已经两岁的时候,张幼仪被公婆送往欧洲去“监督”徐志摩。

当张幼仪坐船到码头时,一眼就认出了徐志摩:“因为他是那些接船的人当中唯一一个满脸写着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

所以,大可不必开口嘘寒问暖了,他那个漫不经心瞥来的眼神,已将对她的嫌恶昭然若揭。

那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而对身边的张幼仪只有讽刺:“你真是个土包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张幼仪来到徐志摩身边没多久,竟然又怀孕了。

但是徐志摩那时已经疯狂爱上林徽因,所以还是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还绝情地说:“打掉孩子!”

张幼仪满震惊不已:“我听人说,有人因流产而死去。”他说:“还有很多人因火车出事死掉,不照样有很多人坐火车吗?”

甚至徐志摩还直接将语言不通、没有钱财的张幼仪扔在波士顿。

绝望的张幼仪只能向二哥写信求助,二哥来照顾她直到待产。

生了孩子后徐志摩赶到张幼仪身边,没想到却是逼着张签离婚协议书,因为是:“林徽因马上要回国了!快点签!不然来不及了。”

这一次,张幼仪彻底死了心:“我要自力更生,再不求你徐志摩。”

人生苦乐,取决于自己。

张幼仪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学习德文,甚至还考上裴斯塔洛齐学院。

她学着去听歌剧,去看艺术展。

在异国他乡,她的魅力不仅征服了周围朋友,还有当初那个讽刺他的徐志摩,他对友人说:“C(张幼仪)可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

不料心爱的儿子却因病夭折。

她决定回国,“现在,我无所畏惧。”

回国不久,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和朋友一起,在上海静安寺路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公司。

张幼仪受邀出任该公司的总经理,原本只是挂名,却没有想到,张幼仪竟然有着出色的商人思维。

她开启私人订制,革新服装面料,款式上中西结合,“云裳”很快成为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装公司。

曾经的“土包子”,如今却引领着上海滩的时尚潮流。

不久上海女子商业银行找到张幼仪,希望她出任该银行的总裁一职。

其实这个女子银行已经濒临倒闭,让一个外行的女子来拯救一个即将倒闭的银行,大家都是质疑的。

可没想到,张幼仪早已低调上任,并且带团队一起去向债务人收回了银行借款。

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张幼仪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又自卑的“土包子”,而是一个自信满满又能言善辩的女总裁。

很快,女子银行扭亏为盈,并且创造了金融界的奇迹——储蓄资本超过两千万。

1931年,徐志摩乘飞机意外逝世。当时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十分崩溃,拒绝去认领尸体。

张幼仪站出来,让八弟带着13岁的长子阿欢去认领遗体,打点好一切后事,举办了葬礼,甚至还一直照顾徐家二老至终老。

常常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繁荣与衰败取决于男人。所以我们总也把择偶条件标榜得十分苛刻。

殊不知,命运兴衰,人生苦乐,取决于己。

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自己。

经历了一段失败婚姻,张幼仪从未想到过,此生竟还有一个人等着自己。

张幼仪遇到温柔的苏医生,不顾封建的三纲五常,这一次,张幼仪勇敢地和苏医生走进了婚姻殿堂。

张幼仪和苏医生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八年。这二十八年里,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1988年,88岁的张幼仪走完了她一生传奇的一生。而在她死后的墓碑上刻着的“苏张幼仪”,这四个字或许便是张幼仪已经放下了徐志摩的证明,又或是她对徐志摩最大的一种报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幼仪——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