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曾听过无数遍的《我相信》,现在听依旧很有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活跃,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我都在听,最终考了678分(七门科目),还不错,看来歌曲带来的正能量不小啊,本学期最后两场医学科目考试,一定要全力以赴!

重新摸起篮球,在医学院本部来了回热身赛,回家休息了会后立即洗了个澡,不然会感冒的,“温差”太大了,这天气让人赤裸地浑身起疙瘩。

伴随着安室奈美惠的《Four Seasons》(犬夜叉剧场版《天下霸道之剑》片尾曲)的歌声,拿着川端康成的《花的圆舞曲》,这是不是很般配呢?我不知道,但是心是舒畅的,在一片“花海”里蹦来跳去,温情的声音淹没了周围一切的嘈杂声,"世界"开始变得澄清宁静,没有一丝污染,真的像是来到了佛门净土。

Four season,Four Four seasons,all that will be right;

Four sea~Four Four seasons,stay with me......

中文版:

Four scene of love and laughter

I'll be alright being alone

I'll be ok

相爱就分手 不断重复的邂逅

在记忆深处 摸索着甜蜜的阴影

I can taste the sweetness of the past

即使你无处可寻

I'll be alright

只要闭上眼 你就会出现

不变的爱 I believe

沐浴着春的光芒 花正盛开

在月亮浮出的海面上 可以找到夏的踪影

但愿秋风冬雪的气息能够温暖我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决意重生

只有索取的爱 会随着时间褪色

can you feel me underneath the skin?

如果连那样的想念

we'll be alright 坚信下去的话

无论相隔多远 stay with me

迎来了春天的花眠之夜

在夏天的沙滩上留下信息

但愿秋雨冬泪以丝毫未经掩饰的爱 温暖我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在梦中

逝去之时 将永远铭记心中

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 顷刻间就化作记忆

爱和梦都是被遗忘的东西

总有一天会温暖我的心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我心深处

four scene,four four seasons

four scene,I'll be alright

four scene,four four seasons

four scene,stay with me...

日文版:

Four scene of love and laughter

I'll be alright being alone

I'll be ok

爱し合えば别れゆく そんな出会い缲り返した

记忆深く手探りで 甘い阴を求めては

I can taste the sweetness of the past

何処にも贵方はいないけど

I'll be alright 目をつぶればそこに

変わらない爱を I believe

春の光 集めたら 花咲かせて

夏は月浮かぶ海で みつめて

秋の风 冬の雪も その吐息で 暖めて欲しい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もう一度

愿いだけの约束は 时がたてば色褪せる

can you feel me underneath the skin?

あんなに重ねた思いなら

we'll be alright 信じていれば そう

どんな远くても stay with me

春の花眠る夜に 迎えに来て

夏の砂浜に メッセージ残して

秋の雨 冬の涙 饰らぬ爱で 暖めて欲しい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梦の中

流れる时を心に ありのままに

二人の日々は もうすぐ思い出

爱も梦も忘れ物 いつの日でも 暖めて欲しい

four seasons with your love 胸の奥

four scene,four four seasons

four scene,I'll be alright

four scene,four four seasons

four scene,stay with me...


晚上待在台灯前,重温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蓝狗的眼睛》:

我如今极度相信,历史并不是在那虚无混沌、被时间洪流冲垮了坐标的虚空中以若隐若现的样貌凭白出现的,而是发生在确切的某一个年月日里,痕迹明显,影响力源远流长。1947年2月25日,距离自己二十岁生日尚有两个礼拜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来到了波哥大大学准备开始攻读法学学位。同年8月,这位曾在自己的童年尝试过绘画和诗歌练习,正在写着两篇小说练笔但不得其门而入的大一新生从朋友那儿借来了一本由博尔赫斯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卡夫卡小说选《变形记》。就和文学史的记载以及这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一样,当天晚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到自己住处,脱掉鞋子,倚靠在床头,翻开了这本借来的《变形记》。他读了第一行:“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一连串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硕大的甲虫。”马尔克斯后来回忆道,他看完这一行后脱口而出:见鬼!我外婆就是这么说话的!

  第二天,马尔克斯坐下来,一口气写了一篇12页的故事,他起名叫《第三次忍受》。讲一个小男孩在七岁时得了一场重病,无药可救,但医生承诺男孩的母亲,让男孩在他自己死亡的身体里维持生命,“一种活着的死亡”。从此小男孩就活在他自己的尸体里,而他的尸体则摆放在家中的棺材中。男孩没有感官,不能看、听、说,更没法动弹,就在一片黑暗与混沌中,在自己的尸体里生活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中,男孩的尸体还随着自己的生长发育而长个子。直到二十五岁(比现实中马尔克斯本人的岁数还大了整整五岁),男孩因为身体完全成熟而停止长高,他的妈妈从此再也不能在尸体上看到自己儿子还活着的迹象,决定将儿子下葬。这篇短短的小说以儿子感到自己在泥土中开始腐烂分解而结束。两个星期后,马尔克斯将这篇小说投稿到了当地的《观察家报》。1947年9月13日星期六,伟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第三次忍受》被刊登在了《观察家报》第八版副刊《周末》上面,整整一版。马尔克斯的文学之路从这里开始了,而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因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还有哪个作家比马尔克斯更著名吗?

  这本《蓝狗的眼睛》收录了马尔克斯从这篇1947年的处女作《第三次忍受》开始到1955年之间的可以称之为早期习作的14篇作品。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甚至产生了一种极其诡秘的猥亵心态: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人类文学史上真正的帝王,在他早年学生时代的习作中,是否写出过一些极度青涩、甚至水平还不如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的我的差劲文章来?这本书是不是我今生那个“写得比文学之神本人还好”的狂妄梦想得以实现的唯一寄托?带着这种险恶赌徒般的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

  当然,我没有说:“见鬼!我外婆就是这么说话的!”因为马尔克斯的最早期作品,或者说这本书中至少一半以上的作品,如你看到的那样,是如此的黑暗、抽象和紧贴死亡。在马尔克斯第一次发表处女作的六个星期后,《观察家报》又刊登了他的第二篇小说《埃娃在猫身体里面》。这篇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困在同样的虚无空间内的女人,但不同的是这次女主人公受困的不是死亡,而是失眠症以及对时空概念的丧失。这个女人似乎是第一篇里埋葬儿子的母亲,深深困扰在自己的痛苦哀愁之中,以至于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甚至连一只橙子都吃不到。当她自己终于有机会吃到橙子以去掉嘴里的苦涩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从里到外充满浓浓的砒霜味的处于虚幻空间中的房子,而她才发现自己从第一次想吃橙子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千年。在我们读完全篇后,又怀疑这一系列的抽象事实是否是女人失眠躺在床上时脑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过程(一如《尤利西斯》那著名的,恐怖的四十页结尾)。马尔克斯这几篇早期小说与卡夫卡有绝对的相似之处:悖论,形而上的死亡,疾病主题,无奈难办的处境,面目模糊并对自己冷漠排斥的身边人,骨肉亲情间牵扯到死亡的纠缠,“去背景化”,以及主人公那急于逃离一个难以忍受的处境却又加速进入另一个更难堪境地的尴尬。马尔克斯后来谈起自己这些早期小说作品时,将这些小说形容为“琐碎,抽象,有些荒诞,完全没有真实感受作为基础。”当然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过于严格地评判一个作家在自己形成风格之前的最初期的习作是不公平的,因为初期写作者和成熟期作家的身份与定位不尽相同,可能对于一个刚刚踏上文学之路的初期写作者来说,他最需要做的是怎样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去打开那扇通往职业作家的门,或者说是要尽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风格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通常将作家最早期的类似于实验性质的作品称之为“摸索阶段的作品”。但是问题又来了,写作才华摧枯拉朽如马尔克斯,他也需要“摸索”吗?是的。

  马尔克斯的早期作品明显沉溺于想象,到处是意象的互相拉拽。不是没有这样风格的小说,但事实证明,这显然不是马尔克斯的风格。马尔克斯这些早期作品,更像是将角色和背景的实体悉数抽空的零度写作,读者在观看了那么多华丽繁复的比喻和意象后,仍然不清楚这个主人公是谁,以及这个人在干嘛。这个情况可能还不像后来大行其道的法国新小说派、存在主义,或新寓言派,也不像后来威廉•巴勒斯那种胡言乱语般的发着高烧的文学,这种种同样偏向抽象与荒诞的流派们,有一种核心主题的凝聚力,或称之为“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无”即是最大的“有”。而马尔克斯的早期小说显然不具备那些后来同样改变了文学史的流派们所达到的成熟感和完成度(当然这样比较不算公平,可毕竟万能的加西亚曾让二十世纪璀璨的文学史在他面前黯然失色过,那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后来在文坛独领风骚的马尔克斯写出了数部可能是二十世纪里完成度最高的小说)。但让我们将视线放到事情珍贵的那一面上来。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马尔克斯第二篇小说《埃娃在猫身体里面》,看起来就要比最初那篇《第三次忍受》要好了不少,不仅从文笔上更显成熟,而且最重要的是第二篇比第一篇距离他后来的风格更接近了(六个星期!),某些马尔克斯最著名的意象和描写已经在如此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比如失眠症和食土者,比如女人那“无法被安慰的痛苦”这句话。在后来《百年孤独》中当来自意大利的多才多艺的金发帅小伙皮埃特罗•克雷斯皮因为不能得到爱情而在温热的洗手盆中割腕自杀后,他的爱人阿玛兰坦沉浸在“无法被安慰的痛苦”中。我也不清楚这句不带前因后果、句式极度简单的话究竟有什么魔力,但我记得当我第一次看《百年孤独》读到这句话时,我那灼热的泪水残暴地涌出,如果不是身为一名爽朗健壮的男子,我本该放下书失声痛哭才对。所以我至今认为这句“无法被安慰的痛苦”是马尔克斯写过的最棒的一句话。而在这篇《埃娃在猫身体里面》,更有些句子甚至看起来已经是成型的马尔克斯风格了,比如:

  每次她都会想起那个“孩子”,想象着他梦游一般,在院子里的青草之下,柑橘树旁,嘴里噙着一撮湿土。她仿佛看见他在黄土之下用指甲和牙齿挖掘,想逃离啃噬着他脊背的寒冷,寻觅通往院子的小小地道,人们正是顺着这条地道把他和好多蜗牛埋在了一起。

  这就是马尔克斯之所以是马尔克斯的独特可怕之处。假如你将这段话不加修改地直接放进《百年孤独》里面,可能你根本看不出这是马尔克斯二十岁时(还不到当地法定成人年龄)在他的第二部习作里出现的句子。在这些比喻极尽铺张奢华、风致极度浪漫的忧郁氛围里,马尔克斯的艺术原型很早就显露出来了。或者说马尔克斯在最最早的阶段,就已经通过几篇水平越来越好的短篇小说,逐渐摸索出了足够支持自己整个艺术生命的形象和风格。而那些据我们所知的马尔克斯小说中典型的艺术造型,比如被凄苦困住的女人,蘸满人生体悟的精华句子,触摸人类想象力边缘的抽象形象,性格被动、浸透苦难却又不愿表达、将自己的苦闷倾泻于执着的男人,皆在这本早期作品集中得以体现。

  当然,二十来岁的马尔克斯并不是一个过分沉迷于卡夫卡世界的年轻人,虽然他已经具备了卡夫卡的神韵。比如在马尔克斯最早期的五六篇小说里,他完全展现出了“对抗一种看不见的、却又不可抗拒的外力,最后发现自己对抗的是自身”的典型卡夫卡主题,马尔克斯将这种“对抗着作为既什么也是,又什么也不是的形而上之对象”把握得很好,虽然他后来就不再继续放大这一主题了,而是更加清晰了他自己的风格和观念。于是在这本短篇集的后半部分中,我们看到了在成熟度和自身风格的找寻上突飞猛进的马尔克斯。大概从1950年的《蓝狗的眼睛》和《六点钟到达的女人》开始,一直到这本书收录的最后一篇写于1955年的《伊莎贝尔在马孔多观雨时的独白》,马尔克斯在这段时间里的写作更是愈发成熟,在这期间他放弃了第一篇长篇小说《家》的写作,转而开始筹备《枯枝败叶》。我们可以看出在试笔阶段临近结束时的马尔克斯在这几个短篇小说中基本已经完成了对自己艺术风格以及探寻对象的摸索,真正的马尔克斯风格已经完全建立起来。这本书后半部分的几篇作品,将视线对准了女人的坚忍与苦守,而在人物形象的建立和对话的使用上,也挥去了1950年之前马尔克斯那几篇小说里的晦暗与阴霾,人物不再那么幻化虚无,主题也并不仅仅是“去人类特征化”或者说表现对肉身现实意义的探索,早期那类接近于散文诗的有耽于描写之嫌的字句也被马尔克斯驯服,他那些极尽想象与华美的比喻和意象,也都开始安心服务于他小说的情节脉络。通读这本书就相当于目睹了马尔克斯理顺自己创作思路的一个全过程,就好比看着一块圆拙的大理石经过一步步精细打磨,最终被雕刻成马尔克斯雕像。

  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见到了“见识到卡夫卡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的年轻的马尔克斯,虽然此时他本人已经像他第一篇小说中的男孩一样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但曾经那个满含文学激情的少年马尔克斯形象,仍然能够形象地浮现于我们面前。也许他是对的,此时此刻与三千年后本没有什么区别,而不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则在所有的过去与未来中,以他那足以驾驭时空的艺术穿透力,给所有时代的人们一个清晰的坐标:这就是文学。毕竟,马尔克斯所书写的羊皮卷上的一切自永远至永远都会被传诵,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文学将一次又一次地在大地上出现。


分篇目赏析:

第三次忍受

 这是我阅读的第11本马尔克斯的作品(南海出版局),第一个故事,给我总体有两个感觉,第一是恐怖至极,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特别是老鼠吃人的那段! 第二个感觉是,文字流畅华美,如诗一般的描述!

  故事描写的是一个7岁的男孩死了,母亲找的医生说,还会生长。所以母亲常常用尺子量身高。长高了母亲快乐的。一躺就是18年,到了25的时候,男孩不再生长了,也标志死亡。这个从七岁就躺在棺材内的人开始腐败!

  故事后面主要是围绕这男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展开描述。文字充满了恐怖!男孩害怕孤独,害怕被老鼠吃掉,也害怕死亡,害怕被活埋!男孩想大声疾呼或者动一动身体,但是无能为力!感觉像是描述一个植物人!应该就是!最烦人的是他身边的噪音,像脑子里有人在用力敲打,用金刚石在打洞!

  本文的标题《第三次忍受》,题目耐人寻味。那三次?开头写的是忍受噪音;后来对动物恐惧,也是忍受

  第三次我想应该就是结尾,男孩彻底死了,他想呼喊,但是无能为力,最终放弃。

  我读出的无奈啊,大概现实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可以选择对外大声呼喊反抗,但是最终他们沉默了。正如有句话: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之前读的是《我不是来演讲的》这书里面的文字,很有张力,有的文章,如《我的朋友穆蒂斯》,很是幽默,但是这篇文章真真是目前为止看到过的作者最黑暗的文字作品了

  埃娃在猫身体里面

  这是本书第二个故事,情节依然很黑暗!根据标题可以知道,主人翁名叫埃娃。讲述的她生前生后的故事

  生前他是因为自己的美貌而痛苦!感觉有小虫子在自己体内爬着!楼下柑橘树又埋着自己的孩子,每晚恐惧这个孩子会爬起来去找她!这是一个身心俱疲,又患有失眠症的,偏偏还继承了前人美貌的女人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某个夜晚。她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口内分泌液体,黏住了口舌,需要一个柑橘来化解!于是他下床去找柑橘!死亡过程没有特意描写!应该是坠楼而死!

  死后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甚至对自己的美貌都开始怀念起来。可最令她无法释怀的是死前对柑橘的渴望!他想到可以附身到别人身上。她想到母亲现在不在家,在家的只有一只猫!于是又开始考虑附身在猫的身上的各种可行与不可行。等到她下定决心,发现世间一切都变了,才知道时间已经过了3000年!一切都晚了

  这个故事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大致这几方面:

  1.不要患得患失,要有决断,不然会错过很多机会

  2.文章在某种程度对女人美貌进行了探讨!美貌对某些人来说,反而是一种痛苦!在一定程度,美貌是一种虚荣心的体现

  3.珍惜现在拥有的,别等失去在后悔!

  突巴耳加音炼星记

  这篇文章没有怎么看懂。但是延续了之前的恐惧和死亡

  看到文章后半部分提及的“大麻”“可卡因”,终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这是一篇吸毒的人的狂想曲。他开始还很享受这个吸毒,逐渐的吸毒让这个人疯狂,疯狂中出现了“哪个人”,最终让他想要了结自己!

  文中关于他父亲的那段描写最棒,一会儿父亲变大,一会儿变小,最终变成一群一模一样、跑来跑去的小人。

  查了一下资料,《突巴耳加音炼星记》中的“父亲”暗喻,最后孤独得连孤独都没有了

  意识流写的真的太好了……

  死神的另一根肋骨

  本篇短文继续延续之前的黑暗死亡恐怖的主题,写的是一个人突然醒来,闻到了马尔福林的味道——兄弟死了,用这种药品防腐!

  “对双胞胎兄弟的尸体的印象已经牢牢扎根在他生命的中心位置”这句话可以看出,兄弟的死对这个男人的刺激还是很大的,前段的梦以及后文应该是对兄弟的怀念。后文有一段讨论,他认为死去的兄弟,是镜子里面拉出来,现在再取照镜子,镜子会是空空的!这段描写就像是一部恐怖片的情节一样!

  再后来,“也许等到死掉的那一个机体腐烂的时候,他,活着的这一个,也会在他自己活生生的世界里开始腐烂”,他感觉自己也在死去, “现在一切都不要紧了。在他和他的坟墓之间只隔着一样东西:他的死亡。他心灰意懒,听见那滴水珠,大大的,重重的,精确地落在了另一个世界里,落在了那个理性动物所在的错误而荒唐的世界里。”

  可以说这篇文章展现了兄弟之情,如果马尔克斯所有文章都弥漫这孤独的气息,这篇读完有这样的感觉:当自己的双胞胎兄弟死了,世间留下我一个人——这是种失去至亲的孤独

  镜子的对话

  这篇文章是上一个故事的延续,那个男的清晨醒来,几乎忘记了昨晚的恐惧。他起床后,开始剃胡须,整个过程,除了描写男主剃胡子的过程,还描写了镜子中那个男人的过程!是不是还会想起“镜子中那个人是不是兄弟”?最有趣的是,他剃胡子中途,看到镜子中的人在流血,刮伤了,但是他自己去检查的时候,手上却没有流血!期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以P开头的单词,其实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就猜到是“潘多拉”,这个还算是很简单的!最后的时候男主成功的想起来了。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描写一个男人早上起床洗漱的一个描述性文章,小小的文章已经超越了简单生活本身

  剃胡须中间他闻到了浇了汁的腰子的味道,结尾的时候,马尔克斯真会比喻啊,把这个流口水的男人形象的比喻成了狗!

  三个梦游者的苦痛

  这篇文章写的太棒了,一气呵成,很喜欢

  以女主的尖声哭声开始,女主不再笑了

  之后这三个人开始谈起这个女主的过往,结尾还有对她抱有的一丝希望

  个人觉得点睛之笔是这2句话:“她身上唯一没有摔坏的是对被人疏远的恐惧,是与生俱来面对虚无的恐惧”——人对孤独的恐惧的来源 以及“她的确是个人,却自觉自愿地慢慢放弃了生命的功能”——所以爱你的人才会痛苦

  这个故事和之前的比不那么晦涩难懂,同时翻译的很是流畅!

  (一个人的自我放弃,别人是无法救赎的。人终其一生,很多时候,都只有依靠自己,如果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那就真的完了!人在这种自我放弃的情况下,头脑是短路的,别人的话怎么都听不进去,所以如何能够理解别人此时的对自己的担忧关心,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我想人还是太自私了,有的时候太关注自己,所以才会像这个故事里面那样孤独而没救。我想马尔克斯写了那么多的孤独,真的就是为了揭示人类孤独的本质?或许也像之前的黑色幽默一样,让我们看到世界的荒诞,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关于纳塔纳埃尔如何做客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目前最有趣味的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叫纳塔纳埃尔的男人“做客”的故事。他先是去擦了一下皮鞋,由于没有零钱,就去错零钱,期间两个人进行了一段对话。之后纳塔纳埃尔下定了决心,去拜访一个看上去一直在等待某个人的女人。突然的拜访自然不受欢迎,而纳塔纳埃尔首先是突然的求婚,然后便开始自言自语的谈论起之前那个擦皮鞋的。中间这个女人提及了一个名叫克罗蒂尔德的人。纳塔纳埃尔最后对这个女人失去了信心,表示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克罗蒂尔德或许更合适

  这是个荒诞的故事,对别人一点儿都不了解的人,突然上面求婚,甚至对一个名叫克罗蒂尔德的产生了兴趣!虽然文中没有明说,但是我们大致可以猜到,这个叫克罗蒂尔德的人,应该是这个女人的丈夫。可以说这个男的有妄想症

  文中有句话出现了四次,“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想结局用这句话也不为过

  纳塔纳埃尔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别人能够理解按照他的思维进行交谈。在和擦皮匠的交谈中,几次的提问都是语无伦次,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不是擦皮匠追问,真是摸不着头脑。

  最后纳塔纳埃尔给女人叙述这个擦皮匠的时候,却用这句话来讽刺那个擦皮匠。以为这样可以讨好女人,实不知适得其反。我们从女人的态度可以看到,中途女人还是“笑了笑”,可见也不是完全的不接纳这个不速之客。但是纳塔纳埃尔的夸夸其谈,以及对擦皮匠的不尊重,再加上自己的妄想,最终激怒了女人。最可笑的是,这个时候纳塔纳埃尔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将希望转移到了从未见过面的不知性别的克罗蒂尔德的身上。真是荒唐可笑!

  (她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我对您那些擦皮鞋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他冷冰冰的说

  “我也发现了这一点。”纳塔纳埃尔说。这会儿,他倒成了房子里那个觉得自己孤零零的人)

  文中的这段话,大概告诉了我们:孤独是有时候是因为不被接纳。而在某种情况下,孤独还可以被转移!原本孤零零的女人,而今看来没有纳塔纳埃尔孤零零!反而觉得纳塔纳埃尔这样的小人物蛮可怜的

  蓝狗的眼睛

  终于拜读到以本篇短文为书名的短文!

  这个故事很简单,一男一女在梦中相见,男的看到女的的眼睛,说了一句蓝狗的眼睛,于是往昔记忆的大门打开。原来两个人每天晚上都在梦里相见, 但是到了第二天,男的会把梦中的一切忘记,所以在现实中他永远都找不到这个女的!而女的不会忘记这一切,他在世间每个角落,都写上“蓝狗的眼睛”这几个字, 希望在现实之中唤醒这个男的的记忆。

  马尔克斯在许多不同文章小说里都运用梦这种手段,比如《爱情和其他魔鬼》。这些文段对梦的描写不是为了让文字更具魔幻性,就是烘托主人翁的的孤独恐惧!这篇短文可谓是马尔克斯所有梦境描述里,最独树一帜的!全文梦是主场,现实却成了装饰!读完后,不经会觉得书中梦就是现实,现实才是梦!梦本就是虚幻的,经马尔克斯这么一系列的描述,又添加了魔幻的色彩

  如果说之前的描写都是精神上的孤独,那么这篇短文还多了一部分身体上的孤独!女主夜不能寐,原因每晚思郎之情愈演愈烈,以至欲火焚身!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总会引起身体对应的反映,相互相应,最终身体和精神都都得病一样能够难熬!

  看完之后,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这个梦是男主做的,会不会其实女主并不存在?也许所谓的每天晚上都做同一个梦,也不过是梦的暗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梦里,我们觉得好像无数次来到某个地方或者之前见过梦里的某个人!所以也许作者是借梦中这女主以及同女主之间的谈话交流,反衬出现实中男主的孤独和渴望——就像《镜子对话》的男主一样,清晨一醒,便忘记了头晚的焦虑和恐惧。

  有时候觉得,有些梦还是醒来后忘记比记住的好!

  石鸻鸟之夜

  这个故事讲的是三个被石鸻啄瞎眼睛的人,一路摸索前行,寻找回去的路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怜可悲,本来应该得到帮助的三个人,却没有人帮助他们。因为他们坚持认为是被石鸻鸟啄瞎眼的。而其他人认为这是报上的虚假报道,“这事儿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帮助他们会让别人疏远自己/让别人觉得自己也在撒谎!最痛心的是最童真的小孩儿,担心其他孩童的用石头砸他,也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这三个瞎子中一人提议去墙角待着,这个时候,另一个人说,“别急,至少等太阳照到脸上的时候再说。”——人间都是冷冰冰的,唯独天上那个火球能够给这三个瞎子一丝温暖!

  这样的三个人是孤独的,是无助的

  读完,我在想其实这三个人不瞎,真正的瞎子是其他人——他们不相信石鸻鸟能啄瞎眼睛,他们对那些需要帮助的视而不见,他们的自私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比瞎子还要瞎!

  六点钟到达的女人

  这个故事很长,应该是这个故事集最长的一篇之一了,写的是一个每天6点来的女人来到何塞的店里面,之后两人开始了交谈

  何塞口口声声的对女人说“我爱你”,这个女人真的是6点来的吗?或许她真的是5点30来了!开始何塞一直忙东忙西,实在是没有在意女子的一举一动

  我想女人并不想走,她要的不是一刻钟,要的是何塞的一句话!她以为放弃她“肮脏”的勾当后,何塞能够真心接纳他,何塞没有!她以为他说他要离开这儿,何塞没有挽留,却在帮他思考那儿可以买到上发条的小熊!何塞没有理解,只有同情,他继续忙些早高峰期前的清洗整理!

  这算是其中要表达的一个东西吧——个人认为,但是如果考虑到中间关于杀人的谈话,我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女人杀了一个嫖客,希望何塞能够作伪证,她不是6点来的,是5点半来的——可怜的老实的何塞!

  有人弄乱了这些玫瑰

  这个故事就不多说了,一个四十年前死去的男孩,想要引起自己的妹妹姐的注意,让她知道,他弟弟一直都在这个房子里面孤独的等待着她的注意

  男孩是孤独的。他死后就一直待在这个房子内,一直等到20年前他的妹妹回来,那时候房子四处都是蜘蛛网,他的灵魂都是僵硬的!20年后,妹妹回来,可是他的妹妹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他的妹妹也是孤独的,20年除了卖花,就是在椅子上晃来晃去

  这是两个孤独的人的故事

  总结觉得这个故事没有《蓝狗的眼睛》功底深

  纳沃,让天使们等候的黑人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不容易明白

  主要是有三个人物,纳尔,女孩,黑人

  大致的故事情节是

  十多年前,纳尔每周六都要去看一个合唱团的表演,特别关注里面的一个黑人。至到有一天这个黑人的位置被人代替,纳尔确信他不再来了!纳尔平日最大的乐趣就是唱歌,这个合唱团的天使看中了他,想让他加入这个合唱团。想了办法就是让纳尔一天买到一把梳子,这样他回去梳马尾巴的时候,会被马踢到中脑袋!踢中后,纳尔头昏昏的,一会儿醒来,一会儿睡过去,感觉应该是因此导致终身残疾了或者死去了!而那个邀请他去合唱团的人一直在旁很有耐心的劝说邀请等待。注意文中时间有几个跨度:三天三夜,2年,十年或者十五年,100年!最后纳尔好像是想通了,但是要找到自己买的梳子!

  纳尔平时的工作除了照顾马匹,就是给房子里面的女孩的唱片机上发条。直到人们发现女孩自己上发条的时候,才注意到纳尔。找到纳尔后,纳尔一直胡言乱语,最后被关了起来,但是纳尔的时间却一直停在被马踢中脑袋那个时间,对他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

  这个故事里面比较悬乎的是,这个女孩儿,也不是常人,似乎和纳尔一同停止了时间!最诡异的是结尾唱片机想起,可是发条确实断了的!!怎么回事?结尾给了答案,那是纳尔在唱歌!?

  ————不知道 这个故事没有怎么看懂,特别是那个小女孩是什么情况啊!!有人知道的告知一下

  有人从雨中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之前的《突巴耳加音炼星记》。结尾我不经要问,这个雨中而来的不速之客,到底是幽灵,嫌弃而离开?还是根本就没有来过?

  5年前,女主A不再对雨中屋外的声音抱有幻想——因为那个人一直都不进来。

  5年后,一个下雨天,外面又响起声音。女主B去开门,带回来了一个男人,让他取暖,给了他一瓶酒——也是整个屋子里面唯一的食物!

  结尾的时候,女主A问B还有什么吃的?B说,没有了。担心男的听到,两个女人向那个男子看去,结果他隐没在黑暗里。

  大概这两个女人看到的,其实是他们的寂寞和孤独吧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及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伊莎贝尔在马孔多观雨时的独白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周日弥撒开始下起了雨,从开始因为下雨而快乐,到人逐渐严肃,到洪水,最后雨过天晴,火车也重新开进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个个人物:一个是每周二都来讨要一枝蜜蜂花的女人。其他书集也有描写

  周日 狂风大作,下雨了。凉快了,心情愉悦

  周一 搬花,和八月炎热的天气对比,雨不会停,院子空荡荡的烦人!开始感到酸楚烦人

  周二 上午,奶牛赶不走,下午闷热难耐,讨花的女人来了,失明的圣赫罗尼莫没有来唱歌;吃饭顺序打乱,奶牛死了

  周三 房子被淹,大伙儿忙着搬移家具 周三下午 夜晚提前到来,晚间睡觉闻到味道,女主以为是尸体的味道!

  周四 距离时间气味等都没有了,女主梦游了一段,最后醒来还是很恍惚,以为是周五,甚至喊她去弥撒都不惊讶!听到火车汽笛声音,暗示雨停了

  最后说一下,这是我看的第11本马尔克斯的书,发现马尔克斯的作品里面,气味,唇上的味道,蛐蛐,时间,梦这几个意象时常出现,有些人物相互交织,大家可以多注意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