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国第一神童,如今跌落神坛,令人唏嘘: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一凡

导语:

当代中国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望子成龙”,如果谁家孩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那就会成为所有父母羡慕的对象,成为父母嘴中“别人家的孩子”。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出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神童。他2岁半能背诵30多首诗词,3岁能数到100位数,4岁认识了400多个字。神奇的是他6岁在自学了《中医学概论》后,就可以给人诊病,8岁熟读《水浒传》,能下围棋。

特别是在1978年,他还得到了方毅副总理的接见,并与他下了两局围棋,结果完胜总理。这件事轰动全国,成为当年最火的新闻。这个孩子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


01.当年家喻户晓的神童现在怎样了?

由于宁铂智力超常,被他父亲的朋友发现并大力举荐,在13岁的时候,宁铂成功被中科大第一届“少年班”录取。

带着“中国第一神童”的光环进入大学后,经常会有很多记者前来采访他,各种报道将他捧上了高高的神坛。宁铂成了全国家长羡慕的对象,他成了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大学的生活并不顺利,在选系的时候,由于科大没有他喜欢的系,宁铂要求高到南京大学学天文。但是当时的学校为了留住人才,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只好选了自己不感兴趣的理论物理专业。

因为顶着“神童”的帽子,让宁铂做事变得小心翼翼。当他选择考研,想要证明自己的时候,却因为惧怕失败,三次报考研究生,却因各种理由,连考场的大门都没踏进去,最终与机会擦肩而过。

大学毕业后宁铂留校任教,19岁就成了我国最年轻的大学助教。但是对于不感兴趣的专业,他没有办法把全部心思放在其中,反而开始潜心研究起了佛学和气功。

在2002年,宁铂背着学校去山西五台山准备出家,被学校给抓了回来。2003年,宁铂再次跑到了南昌,终于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从此,“中国第一神童”宁铂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少年天才,还没有在科研事业上有所建树,却抛妻弃子,选择了出家,人们在遗憾和唏嘘的同时,不禁为人才的堕落感到深深的惋惜。


02.天才往往不是被“扼杀”,而是被“捧杀”

宁铂在1998年参加央视《实话实说》栏目时,曾经情绪激动的对神童教育提出了批判。他认为一个神童之所以最后会泯然于众人,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被养坏了。

一个天才儿童,从小学东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整天生活在周围大人的夸赞声中,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包围着、呵护着。让孩子心里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并陶醉其中。

然而再聪明的孩子也会遇上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当他遇上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孩子会出现失落、挫败的心理落差。由于从小生活在光环当中,有了“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导致了他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

河北师范大学青少年教育专家郑玉香认为:

过度的赞美,为孩子生成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

所谓“过度赞美”,其实就是一种“捧杀”。对孩子的过度赞美,过度追捧,会造成孩子极度的自信,即使事情的发展不符合孩子的想象和预期,他也会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

而一旦自己达不到众人所期望的那样完美,不再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变得失落、挫败,甚至会变得非常自卑。

这是孩子的一种“表扬依赖”的倾向。长此下去,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没有办法更好的融入社会,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仅仅是宁铂,其实在我们社会上还有很多神童和天才,他们也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们发现了,并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追捧和赞美。然而最终却没有能够学有所成,在科研等领域有所建树。

小时候是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常人是神童的悲剧,也是我们教育上的一种悲哀。让人惋惜和痛心。这种被过度赞美的“捧杀式教育”,让多少孩子在被众人追捧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


03.由“神童”对当下教育引发的思考

宁铂的经历,让我们当下社会的学校和家长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地方呢?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1.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一些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常常对孩子全然接纳、鼓励和表扬。让孩子随时感受到父母的爱当然是好事,但是却往往让孩子养成了“玻璃心”,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

其实,不止是像宁铂那样的神童,就是普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处在被过分表扬的氛围中,将来走向社会后,周围不再有人总是众星捧月的对待他时,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落差,造成很多负面的心理问题。

所以,过分的“赏识教育”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捧杀”,为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未来,建议不要从小对孩子一味的进行“赏识教育”。

2.拔苗助长不利于儿童的教育。

正是因为宁铂从小就接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教育,让他领先于普通的孩子,才被罩上了“神童”的光环。而这样的光环也让人们对孩子充满了期待,让孩子承受了他那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而当光环慢慢褪去,最后神童也泯然于众人。

古有“伤仲永”的悲剧,今有神童宁铂从神坛上的跌落。这让很多每天忙着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培优班的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征。我们不要总是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最后也许会把一个天才的孩子养成一个平常的人。

结语:

魏坤琳说:

“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体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他才能建立身体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他才能够建立大脑自信。”

对孩子过度的表扬和赞美,会对孩子造成一种“捧杀”,妨碍孩子精神世界的独立。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只会让孩子承受不该有的压力。所以,不论是神童,还是普通孩子,我们都希望他们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健康快乐的自然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世纪中国第一神童,如今跌落神坛,令人唏嘘:他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