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商业逻辑做慈善?

笔者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曾经引起较大的讨论和关注,看来对于慈善机构效率不佳的看法,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等官方公益机构的形象一落千丈。据调查,很多公益机构每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甚至还不如它们浪费掉的资源多;除了红十字会等官方背景的机构,很多机构长期存在慈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口碑差等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dDVR_-NfWt0NkmVntmhD8g

但不管怎样,慈善机构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尽管慈善机构效率远低于商业机构的事实摆在面前,它们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大量的从业人员,依然怀抱对慈善事业的高度热情,在积极地工作着。那么,在现有体系框架内,有没有办法既维持慈善机构的体制,又融合商业机构的运行策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慈善效率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就来简要分析和介绍一下,成熟国家的慈善机构是怎么做的。

首先,定义一下好的慈善机构必备的几个条件:

1. 较好的慈善体验和社会口碑。慈善的本质就是,有富余能力的人通过慈善机构这个中介去帮扶有需要的人,只有核心效果达到了,捐助者、被帮助者才会满意,才会形成好的社会口碑,慈善机构的中介价值才得以实现。

2. 持续充沛的资金来源。这个很好理解,没有钱和物,慈善就变成无米之炊,无从做起。只有上述条件实现了,慈善机构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既有捐助人持续不断的捐助,以及越来越多捐助人的加入。

而要实现以上两个条件,就需要慈善机构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较高的运行效率。追根溯源,就是有充沛的人才资源。

具体如何做到?


首先,像商业机构一样,把捐助人当做客户一样来服务


在商业世界,客户就是上帝。服务好客户,并从客户手里获得收益,是商业的基本法则。

很多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么是事业单位人员,要么是怀抱着理想的热心人,但恰恰缺乏了把自己定位成服务者的心态,因而也没有服(ci)务(hou)好捐助者的热情和努力。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偶尔心血来潮,想去捐助一下,常常遇到慈善机构冷冰冰的脸,或者光有热情而很不专业的接待,流程非常繁琐。这样的慈善热情被泼了冷水,自然很快就会冷却下来。

很多慈善机构,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长期不公开账户明细,不公布善款的流向,或者即使公布了也是非常笼统而语焉不详的,这样缺乏透明度,很容易招致捐助者的质疑和不信任。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机构的信誉大打折扣,进一步导致善款募集困难。

那么,究竟如何服务好客户呢?和商业逻辑一样,满足客户的欲望。

公益拍卖,是好的慈善机构经常使用的一个资金募集方式,非常有效率。募捐拍卖的名人字画、珠宝文物等,在慈善拍卖的时候,经常能拍出惊人天价,成为媒体头条新闻,让普通人咂舌。这些珍贵的东西,为什么有人愿意捐赠出来?为什么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天价买下?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们得到了自我实现。而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自我实现是最高层级的需求。

在很多大学里,都能看到逸夫楼,那无一例外都是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其他捐款人捐建的大楼和图书馆,也都纷纷以捐款人的姓名命名。为什么这些楼一定要叫**楼?每一个捐款人的内心,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值得慈善从业者去深思。

还有一些企业家捐款,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为了献爱心?对没错。但他们真正的需求是,我想要让那些消费者知道“我是一家有爱心的企业”。所以你一定要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真正让消费者知道这是一家有爱心的企业,老板是有爱心的企业家,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满足了他们真正的需求,让他们受尊重,受爱戴,他们以后再次、多次捐款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很多慈善机构,尤其是官方背景的,恰恰忽视了这点,常常过于强调自身的形象和作用,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捐助者的贡献,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导致很多捐助人望而却步。

真正用心去满足捐款人,也就是客户,是做好公益事业的真正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只有这样,善款源源不断,才能长久地把公益做下去。


第二,服务好真正的用户


获得持续稳定的善款来源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服务好被帮助对象,即慈善机构的用户。

很多时候,公益机构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在做慈善。但其实他们是在强买强卖,成全自己。为什么?比如说,有很多公益组织都去贫困山区支教,常年持续,乐此不彼。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山区的孩子真的需要你们的支教吗?他们有学校有老师有课本,你们的志愿者去一两个月,跟孩子们都还没熟悉,还没教会他们多少知识,就回去了,又换一拨新的志愿者者来,这样的意义有那么大吗?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富裕的父母为了让自家孩子体验贫穷的滋味,顺便做一件自己认为看来有价值的大事,而安排孩子去山区支教。其实,这只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不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是公益。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切实帮助到用户,真正助力他们实现理想的方式呢?

仍以支教为例,一个叫“支教中国2.0”的机构就做得非常好。与面对面的“小班教学支教”不同,它以远程的方式来做支教。在北京上海等资源丰富的大城市,精心筛选出优秀的志愿者,以远程教学的形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辅导。如此一来,真正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在自己家里或者附近就能轻松地实现爱心帮助,而不用大老远、耗时耗力地跑过去,成本大为降低,因而也更容易长期持续稳定地奉献;而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够广泛地接触到更多知识和资源,受益更大。这才是捐助者、慈善机构、被帮助者三方共赢的正确方法。

前北大教授薛兆丰曾经撰文指出,公益机构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托非人”,即把善款善物交给不负责任的政府,导致慈善落地效果大打折扣。而微软华盛顿的CEO,John Woods,找到了一个应对的好办法。他有一次去了尼泊尔,发现那里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深受触动,于是从微软辞职,写了一本书叫《离开微软,改变世界》,然后他就开始到处募款,给尼泊尔的孩子们捐书。

但是John Woods没有直接捐图书馆,而是先和当地政府谈条件,即他们必须拿出10%的钱。为什么一定要当地政府出钱呢?目的是测试这件事在他们眼里究竟重不重要。如果连区区10%的钱都不愿意出,那说明建图书馆这事对政府来讲根本没价值,建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这个做法,就是从管理的“债、权、利”分配上,让利益与当地机构实现挂钩。

商业的逻辑,在公益的世界是一样成立的,不要只做感动自己的公益机构。--刘润


第三,公益也需要竞争和效率


为了追求每一分一毫利润,商业机构发明了很多效率工具,不断改善各种流程。而在公益世界里,由于佛系,由于无欲无求,很多机构积极追求效率的情况并不多见。

以捐书为例,有三种机构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机构,每周末跑到地铁站摆个摊,挂个牌子说,为了奉献爱心,大家来捐书吧。很多路人一看,觉得不错,但身上没带书,就作罢了。少数比较有心的人,第二天或者下周把书带上,高高兴兴地捐了出去。这些志愿者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蹲上几天,可能收集得到几十本上百本书,然后高高兴兴地快递寄到山区去。

第二种机构说,这样太麻烦了,我不这么干。他们发动各种人脉资源,与真维斯等服装连锁机构去合作,把它的渠道网络利用起来,每个门店就是一个捐书点。如果热心人想捐书,逛街路过真维斯的时候交给它就好。真维斯通过自己内部的物流体系把书收集起来,再转交慈善机构寄出去。真维斯在全国几千家门店,一年收上来几百本上千本书,比较容易实现。对于慈善机构来说,这样把责任转嫁给真维斯,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而真维斯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的成本,但毕竟对于企业形象有所帮助,可能还产生了一点引流的效果,因此双方皆大欢喜。

第三个机构,则直接去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谈合作。跟馆长说,你们每年要买很多新书,而馆容有限,那些老的、旧的书就要淘汰掉。与其像扔垃圾一样把这些书扔了,浪费掉,不如都给我们,我们来捐献给山区有需要的孩子们。只要合作达成,每年就能收到7000本书。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三种机构做法的效果。你想想,在地铁站和真维斯店,如果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捐书,会捐什么书?很多人把自己用过的旧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和4大名著拿出来。而这些书,山区的孩子基本都有,这个模式的效果是非常差的。而第三种模式,不但收上来的书很多,而且内容广泛,才真正符合丰富山区孩子们阅读内容的慈善目的。


第四,慈善领域也需要有高薪人才


任何事情,不论是商业活动还是公益事业,都需要有人去执行。人,是这些事情做得好与坏的最根本因素。而在中国,慈善事业做得差强人意,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才太少。换言之,绝大部分人才都跑去金融、地产、科技、公务员等领域了,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的,很少原因从事吃力不讨好的公益事业,尤其是专职。

为什么?这是中西方传统价值观、慈善理念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在中国的公益界,如果捐款人捐了1000块钱,他基本上很希望这1000块钱100%地送到被捐助人的手上、用到贫困孩子们身上。如果这个过程中慈善机构收了100块,甚至50块,捐款人会很有意见,甚至愤愤不平,你们这些机构太坏了,打着慈善的旗号,竟然还要“吞”了我5-10%的善款。捐款人和社会各界,普遍都以为慈善机构的人就不该拿高薪,最好连工资都不用领。

而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则完全不同。人们通常不把慈善机构叫“公益机构”,而是称之为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意思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NPO机构要雇人,也搞活动要租办公场所,都有很多成本要花,当然要从捐款里抽取一定比例作为费用。而且,还要保证雇员工资足够高、办公条件足够好,才能吸引到真正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殚精竭虑、齐心协力才能把捐款人捐助的钱用得高效、用到实处、让他们满意。

以香港“百仁基金”为例,这个基金会的秘书长,相当于企业里的CEO,他的年薪就是100万港币。这样的高收入,在大陆的公益界难以想象,甚至会招致各种骂名,但在香港和欧美等公益事业成熟发达的地区,都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百仁基金第九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摄影:辜雨晴)

如果有一天,中国大陆的公益机构秘书长们,也都能获得百万年薪;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们都能过着体面的、受人尊敬的生活,那么中国的慈善领域群英荟萃,各类大小NPO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最后总结一下,慈善界可以向商业领域借鉴以上几个思路,提升本行业的运行效率:

1. 像对待客户上帝一样,服(ci)务(hou)好捐助者,获得源源不断的善款

2. 像对待产品用户一样服务好被帮助者,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3. 引入竞争机制,不同慈善机构之间互相竞争和借鉴,共同成长

4. 以优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吸引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牛人,是把事业做成功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商业逻辑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