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的哲学分析以及大小乘问题后续结论

辩证法的精神

文/流光闲客


当一个人的价值出现缺失,那么,他将在客观地看到来自世界的希望并融入希望后重生,当他在石头上审定他的思想时候,他已经在觉悟的道路上。      而我不能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也不能说希望在这个世界被创生。总归于你的实践给你令你有了因,你的投入认知令你有了缘。          不肯定本体论的原因是,在实践中,你在失望颓废的时候,你并不能从别人口中得到希望和这个世界的存在关系,并且为你所用。                由于无论是失望还是希望生起,我们都无法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固定的对象成为内心认知的外缘,然后认定它是希望。            他的发生只在当他愿意实践,实践到一定程度下,实践到一定的方法上发生。所以我们也无法肯定客观世界就是思想认知的主体 。  因缘法内, 除了当下的觉知,一切都是无常的            流光闲客  按


本体论,或者神本论,会造成群众在宗教情结上的力争上游,形成很大的宗教凝聚力,泛滥的教徒主义,默认的宗教意识。此刻已经失去了理性。

由于失去理性和宗教唯一的执着,形成对立,虚无主义。从而喜欢严格束缚人性来契合宗教行为达到价值观上的富足。

而这种价值观才是理性的深渊。

所以,五戒十善会被重新洗牌,安插位置,因为对于他们的价值观而言,可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都是低级的,也就是看待自我教理的高阶问题。

而需要明确的是,五戒十善本身就不是为了解决宗教问题出现的,而是在人本思想上处理社会,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在实践的道路上,生活方式上铺垫解决觉悟的道路上的心理弊病,营造社会氛围。

释迦牟尼的觉悟道路在人本上,通过处理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战争等具体问题。来回答觉悟的平静心的重要性,为禅定修行获得群众基础,思想流传,从而解决,社会和谐的道德问题,一并解决脱离轮回的超道德问题。

终结矛盾还体现在意识形态的构架上。

所以,对于所谓的大小乘问题,可以说是一种营销手段。因为他没有明确,五戒十善是在人本上解决一并哲学问提和社会问题。而强加到解决宗教问题上。

作为两个体系,我们不能说希腊学派是大乘,儒家是小乘。只因为人性的范围比解决社会问题的儒家广。

从各自问题的职能上,这种强加是无谓的。同样,中国式的万法归宗也是片面的。

怀疑和实践,

宗教使人价值观缺失,又在宗教上寻找新的价值观填补空虚。而此刻,他人眼中,在宗教内部,教理认知,你已经获得升华。

他不是分层的上下应用。而是分属于两个哲学系统。

恐惧感不能成为信仰宗教的理由。因为,我们真的认真审视自己的生命?从而确定纯粹的信仰?

认真全面审视生命的人,是不会因为恐惧而寻找依靠。反过来。他会因为恐惧感而增加他的大无畏向世界的边界抗争。

无论什么宗教,只要你单一的相信它,它的谬论也会因为逻辑而在自己的脑中成立

能够使得自己觉悟的,只有你自己对世界的全面投入感知。而明确你的感知来自哪里,我不讨论宗教而是人性和人本。

人性的感知是体验式关系或者哲学的明灯。

我不是说依靠人性觉知可以获得觉悟。而是觉悟必须依靠客观认知。

前者是荒唐的,后者是我所强调的。

全面不是世界的全面,而是对于世界感知的专注程度,细微程度。当然,这是无法完全,但这是辩证法,一种生活方式。越细微,就说明,你所能认知的世界越全面。而不能说,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因为你的专注而全面

从属于自己逻辑牢城的人,连世界都未必看的清,人性的觉悟都是无从谈起。不要说自己可以依靠别人手上拿过来的,并使得你相信是正确的逻辑以此获得人性光辉,同样是无稽之谈。除非你接受正确的辩证法。

实践已被验证的辩证法

法的精神构成是怀疑。对于世界的认知,不臆造,不依赖,不接受。不推崇,佛法如此。

觉悟建立在客观认知,专注投入,觉知练习,人本思想和理性上。


怀疑导致研究,研究导致对比,对比导致实践,实践导致涅槃!

不制造任何观点,不推崇任何观点,不接受万物,不依赖德行戒行,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不再返回。-----乔达摩如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宗教的哲学分析以及大小乘问题后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