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V模型学习

RPV模型是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中提出的,R=Resource=资源,P=Process=流程,V=Value=价值、价值观,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价值标准。它们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健康,是否有价值能长期生存的工具。我们组织,也可以对照这些要素来比较自己。

这个模型从三个方面一一对应着组织的本质,组织三要素:人、信息和目标。资源、流程和价值观三个要素是三位一体的,并不能割裂开来,只是在不同的阶段的重点不一样。初创期重视的是资源,成长期是流程,成熟期更需要价值观的指引。

为什么要学习RPV模型或者说为什么要研究组织呢?商业模式只要跑通了都可以复制,具体到每个组织,有的做大了,有的消失了,还有的在苦苦挣扎中。就比如安克,同样做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商业务模式,除了它是以境外作为主要销售渠道我们是境内销售以外,其他并无不同,为什么他们成功了,我们却快活不下去了呢?因为资源、流程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就是每个组织个体的DNA不一样,他们的发展历程也会有千差万别的变化。

资源是什么。资源是其中最为直观的一个,指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取的事物,其中包括人员、设备、技术、产品、品牌、客户资源、分销网络等。对今天的企业来说,关键资源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能够利用的资源比企业拥有的资源相对更为重要,创始人作为关键资源的获取者和分配者,除了人力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以外,他的融资的能力,他自身的社会关系所自然携带的资源,以及他在各种资源网络当中的开拓能力,最终决定了他的企业能否获得关键重要的资源。

尤其是在初创阶段,听安克阳萌老师讲课时,我就在想他们是怎么能坚持长期的利益而不受眼前利益诱惑的,估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源能让他们坚持下来。而对于没有资源的人来说,能熬过一年,能抗过三年四年亏损吗?

流程是指企业运营的方式,是指员工在将资源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采取的互动、协调、沟通和决策的模式。它不仅包括制造过程,还包括实现产品开发、采购、调研、预算、员工培训以及资源分配的过程。流程的建立是为了让员工持续不断地重复完成任务,为了维持这样的连续性,流程意味着不能随意改变。因此流程界定了企业的能力和优势,也相应界定了企业欠缺的能力和劣势。

在成长期,我们需要流程帮助快速成长,比如我们借助工具,制定各种规则,在规则内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整个过程中会根据创始人的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心智,在适应这个心智模式内,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升。但是,这是一个双刃剑,也意味着僵化和封闭。只要外在环境或者组织内部有重大变化时,原有的流程就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拖后腿。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二元对立呢?价值观或者说目标驱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价值观是指确定决策优先级时所遵循的标准,也是推动一个企业资源配置流程的标准,据此判断一份订单是否具有吸引力,某个客户是否比另一个重要,或者某个新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会反映出它的成本结构和业务模式。

举例来说,安克它就是坚持给客户长期的价值,价值创造决定了价值分配,价值分配驱动价值创造,这其实涉及到了企业的使命。好的使命是长远的底层的能给社会解决难题的。

那回归到我们组织,虽然我们已经成立了7年多,但是一直在低水平的重复。究其原因,一个在于资源的有限,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组织建设这块尤其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还在探索中吧,光想着快速挣钱,结果是用户离你越来越远,员工也没有提升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处于初创期,需要回归到初心,想想我们的意义,路会越走越宽,而不是如现在一样,越走越窄。

你可能感兴趣的:(RPV模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