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遗失的梦想,用不一样的视角探索世界的美好

“我长大了,要做一名宇航员。”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

“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画家。”

“我长大了,要做一名歌唱家。”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时候的梦想渐渐被遗忘在成长的岁月中。童年时的豪言壮语,成了酒足饭饱后的茶余饭后,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为了生存,人们似乎不得不妥协。人们放弃梦想,做着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工作,一切只为了生活。

近年来,10000小时成功说越来越被推崇。这个概念说的是:想要精通一件事,就必须把所有热情投入其中,花上10000小时刻苦练习。10000小时这个条件,把人们仅剩的一点奢望都打碎了。生活节奏如此快,哪来的10000小时练就新技能?

然而,大多数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都在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开展新活动。他们的时间难道就不紧张吗?他们的工作就不忙吗?他们是怎么做到全面综合发展的?《微精通》这本书为我解开了这个困惑。

《微精通》讲述了在任何一个微小的领域里,通过模式化的步骤,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培养专业性。这些多样化的微精通将改变一切,我们将不再惧怕学习,发掘更多创新机会,增强大脑活力,提升幸福感,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知识。

微精通的六大元素分别是:入门技巧、协同障碍、背景支持、成功回报、可复验性、可实验性。不同的微精通项目对应的步骤和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融合了六大元素,区别只在于侧重点不一样。只要遵循微精通六大元素去做,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掌握多项微精通技能。通过协同效应、技能迁移、转换视角,人们会形成开放思维,不再对自己设限,对任何事物都饶有兴趣。

《微精通》的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尔(Robert Twigger),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系、哲学系。畅销书作家、探险旅行家、终身微精通实践家。他的第一本书《愤怒的白道服》(Angry White Pyjamas),讲述其在日本道场学习一年武术的经历,获得威廉·希尔年度体育类图书奖(William Hill Sports Book of the Year Award)和萨默塞特·毛姆奖(Somerset Maugham Award)。他曾为多家机构讲授风险管理、自由博识、领导力课程,其中包括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商学院、牛津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宝洁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等。

罗伯特·特威格尔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出微精通的六大元素。其中不但包含了技巧的学习方法、大脑的运作方式,还包括了心理学中对人们学习有影响和作用的因素。让人们从思维到认知,再从认知到行为,然后进行积极的改变。


合适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微精通是一种完整的、独立的实践体系,易习得、易执行、易坚持、易成功。微精通的目的不是成为行业专家,而是把任务分解成多项细小的技能进行学习。通过微精通,把我们带回简单而精妙的有益世界中。

首先,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是微精通的前提条件,也是微精通最终反作用的关键点。

其次,辨别这个兴趣是不是真正的微精通。微精通的特征是微小、简单、易执行、可复验,人人可为。例如:写长篇小说就不是微精通,但每天写100字就是一项微精通。

然后,开始寻找入门技巧。再微小的技能也有入门技巧,关键是你是否足够用心,是不是真正的在执行微精通,如果是,请务必先找到入门技巧,这一技巧可以让你快速超越大部分平均水平的人。

例如,一个想减肥的人,知道跑步可以减肥,就开始天天跑,然而却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他并不知道跑步的技巧,也就不知道跑步和减肥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践行微精通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会第一时间去寻找入门技巧,看书、问人、找老师都是不错的方法。

掌握了入门技巧,我们还要平衡协同障碍,说得通俗点就是归零心态。原来固有的思维会在无形间阻碍我们接收与之相斥的观念,这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去认识和控制自己。否则,微精通的实践就会大打折扣。

不管是入门技巧还是协同障碍,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辅助支持,就可以精准地帮助我们消除技能压力。辅助支持可以是环境、工具和人,于我而言,一位合适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辅助。

合适的老师并不需要有多么卓尔不凡,只要能让你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就行了。具备这一点,就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


只要很投入,学起来就会很快

无法实现目标的最大原因是半途而废、失去动力、心烦意乱。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全情投入。长此以往,这种失败的经验会使我们都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生活也陷入到一片无望的死寂中。

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概念是这样的说的:当我们抱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时,时间仿佛都停止了。

在心流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微精通可复验但不会重复,因此它能使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迈克尔莫山尼奇博士也表明,如果事物够新奇,或是我们很投入,学起来就会很快。

比如一个人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小白的他,一开始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是成为画家。显然这是不合适的,这也不属于微精通的范畴。这个伟大的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现实,这个人的兴趣、热情却无法长期持续,投入度就会逐渐降低,直到消失。

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微精通来学习画画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画画的一个基础的技能入手,例如从一条线,一个圆开始。从最简单的开始,一步步去解锁画画的技能,谁又知道曾经的小白将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呢?

微精通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让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中越来越投入。如此一来,兴趣引发行动,行动带来成功,成功又刺激了兴趣,这个循环就是人们在微精通的学习过程中全情投入的闭环路径。

发掘兴趣+识别重心+立体学习+内行经验=无限的潜能,只要我们能对一项技能长期保持投入的学习,就会必定会接收到成功的回报,而微精通可复验性的元素又决定了这样的微成功也会重复持续地出现。

通过微精通,能提升个人自信

一天24小时,是恒定不变的。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同时学习多项技能,有些人却连一项技能都学不好?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一系列微小的成功,你将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特别是在完成自学的情况下。微精通实践体系,很好的帮我们规避了这个问题。

微精通的习得和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哪个孩子不是一边牙牙学语,一边学着使用筷子,一边尝试拆解玩具,他们并没有先精通一样再去学另一样,而是通过学习各种各样微小的技能而慢慢长大。

看,微精通的对象就是这些人人可实现的细小技能,包括小孩,这些技能简单到你不可能失败。这一特点,也意味着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很多的微精通的项目,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微精通打破了“学不会”的技能屏障,化用碎片时间点满技能树。

微精通和精通有质的区别,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它是人们通向精通的第一步。

精通的关键是持之以恒,这个孤独长期的过程没有速战速决,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瓶颈、如何长时间保持专注。一方面,精通需要适度热情,但不能太热衷或痴迷,否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森。另一方面,精通必须不断实践。微精通的实践平衡了精通之路所面临的矛盾,使精通之路变得简单快乐,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一位从来没有摸过钢琴的妈妈,为了陪女儿学钢琴,自己也投入学习。女儿考上音乐学院后,妈妈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钢琴老师。这位妈妈也许没有意识到,但她的实践方法其实就是微精通的模式。

从Do Re Mi开始,这位妈妈的目标一直是特别微小的,每一个微精通的达成,都会让她更自信。她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去学新的技能。微小的技能不断累积,这位妈妈的自信也不断增加。结果,可以说是预料之外,也可以说是预料之内。

完成的微精通越多,我们就会越自信。微精通就是这样帮助我们一步步地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会作用于我们的兴趣,让我们敢于尝试更多不同领域的技能,不同领域的技能最终又会作用于我们专一的领域里。

《微精通》就像是链接大脑各个感官和功能的线,把散落的点连成线,把单独的线连成面,从此塑造一个更全面的我们。把微精通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我们会获得无限的乐趣,人生的苦闷无趣不过是自我设限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回遗失的梦想,用不一样的视角探索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