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之九)

第四章,内家功夫的高层次

在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之前,先介绍一下高层次的内家功夫。因为前辈大师的拳论写的都是功夫成就后的结果而不是习练过程,所以我就得给大家介绍内家功夫的高层次功夫成就后的结果,以便大家能够跟着我的介绍看明白拳论。

先说明一下,有些人说大道至简,过于繁琐的就不是太极拳了,以此来认为我说的太极拳过于繁琐--------或者玄幻了,直接说就是不相信!

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太极拳异常简单,就一句话八个字: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但是,如果您就按照这八个字持续不断地习练下去,就会逐步习练出我所说的功夫。

我才习练十年就练出这么多,假如我再习练十年太极拳,还不知道会习练出什么呢---------我还是那句话,太极功夫无穷无尽,假设杨露禅、武禹襄等先生能再活一百年,那么他们所说出来的太极功夫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呢!

所以,我所说的内容不是习练方面的繁琐,我所说的也是大道至简的,就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八个字---------只是我把太极拳的各种功夫或阶段性的过程描述得繁琐了,而要达到我所说的“繁琐”的功夫层次,其实只需“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这大道至简的八个字!

但是我无法用大道至简的方式来把太极拳的各个功夫层次描述得让大家清楚明了,这就要请大家见谅了!


一,内三合与内外合一、无内无外

习练内家拳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低层次的阶段所习练的东西,到了高一层次,回头看就是错误的了。即习练内家拳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否定前面的阶段,直到把所有后天习练出来的过程全部否定,才能够习练出不需要刻意去求而是时时刻刻就具备的先天、本真状态。虽然习练内家功夫的过程必须要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但是到了高层次,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也是紧的,也不是松的,也是有意而为的,还不是自然本真的状态,所以也要抛弃,只有抛弃了有意而为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才能够达到有意无意是真意的自然本真的神行状态-----------而许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本末倒置,抛弃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过程,直接去追求有意无意,就把内家功夫习练成了花架子。

所以,习练内家拳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而绝不是一个从无到无,即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的过程!有意无意是真意的过程是从有意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习练出来的,不经过以心行气的过程,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样“习练”出来的“有意无意”,还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许多人习练了一辈子内家拳还什么也没有的原因。

所以,习练内家拳的过程,就是一个要把习练过程都“练”到没有的过程,才能够达到本真的状态,一旦还有人为的习练痕迹,就谈不上本真了!

在本章之前的内容,介绍的都是习练内家拳的初级层次,即易筋换力的阶段,即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替代肌肉紧张发力,所以以上阶段的目标就是习练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技击能量和力量。

但是在习练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精气神的能量传簇以后,内家拳就要进入到易髓的阶段,即开始不求力而是求意,最后再把意抛弃了,就达到了无意的自然状态。如果没有易筋的阶段,就不会有易髓的阶段,即习练不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就不可能易髓。易髓则不再求力,而是用意将能量周身传簇至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程度。在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阶段,心里不生力、身体不粘力、神意不念力,向外不发丝毫劲力,周身只是以意(此时的意已经进入到意的高层次,即神的阶段)驱动能量对拉拔长向身体内外漫延扩张流串--------而不生、不粘、不念、不发丝毫劲力绝不是就意味着周身没有能量传簇了,因为以心行气驱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已经达到自然存在于体内,只是内外都不追求力了而已的程度。反之,这个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还会越练越大,只是在体内不追求能量的感觉,在体外不着蓄发的外形而已。所谓不求气而固坚是也!就是练神还虚了,就要合道而达到自然本真了!此为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之真意!

但是到了高层次阶段,是不是就完全放弃以心行气了呢?

不是的,为什么以心行气的方式称之为心意抽合或心神抽合?就是因为在初级习练过程中,其实使用的都是心抽合,还没有达到神意抽合的程度。到了高层次,抛弃的是心抽合,留下的是神意抽合,而神意抽合,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的抽合。有意无意的神意抽合,就是抽丝换力,神意如一根细丝若有若无地抽合。从易筋易髓的一根能量巨大的筋,习练到一根若有若无的细丝,这个从筋到丝的过程,就是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换句话说,心抽合出一根筋,神意抽合出一根丝。而神意抽合出的这根丝的能量要比心抽合的筋的能量还要巨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易筋再抽丝,没有易筋的过程,抽丝就是虚幻的东西,就什么也习练不出来。

前辈大师的拳论,写的就是这种状态。

所以,本书作为“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高级教程,需要大家重新认识内家功夫的各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以使大家能够在后面的章节中看懂前辈大师的拳论。但是大家切记,大家在习练时,还是按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的方法习练,千万不要按照本章内容习练,否则会耽误你习练功夫的,我就吃过这个亏。随着大家功夫的加深,就自然而然地把本章的新内容都学会了。

大家切记,按照我说的从重心转换开始逐步习练,千万不要按照本书中的内容习练,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功到自然成,大家会慢慢练到本书所写的状态的。换句话说,即便是本章内容,也是由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习练出来的,内家拳的一切都是由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得来的,我告诉大家不要按照本章内容习练的意思就是不要去刻意追求本章内容,功到自然成,按部就班、不骄不躁地习练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就内家功夫。但是如果大家从本章内容“悟”出了什么东西而去刻意追求的话,就是大错特错了。


先说体用。

内家功夫气为体,身为用,即体内一气之起落为本体,一气之起落驱动出来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为气的具体使用方法,能量和力量的蓄发、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功夫都要通过外形才能被应用。

习练肌肉紧张发力达到外三合的程度就能够引带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就是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起落是心脏控制先天一气(心力)使然,而先天一气(心力)的能量不足以技击,所以先天一气(心力)必须要控制身体以发出巨大的技击能量,而先天一气(心力)控制身体生成技击能量的方法就是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内家拳竖向运行的能量都是由压缩旋转、上下贯通的上下行能量生成的,上下起落是根本。

起落在形意拳为横顺束展,在太极拳为收放吞吐,在八卦掌为伸缩研转。横顺束展、收放吞吐、伸缩研转,均为一气的能量在周天运行之起落也,均为一气驱动出来的外形动作,而横顺束展、循环吞吐、伸缩研转这些外形动作的结果,就是在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技击能量,就是由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为技击能量的方法也!没有横顺束展、循环吞吐、伸缩研转这些能够使身体生成弹性势能的能量传簇,内家拳是无法生成能够技击的能量的。

所以,体用之理一定要明白。

而一气之起落,就是形意拳的六合。内三合为一气之体,外三合为一气之用。太极拳、八卦掌将形意拳的六合循环往复地阴阳转换,称之为太极拳的内外合一与八卦掌的无内无外。所以形意拳的六合,尤其是内三合是内家功夫一气之起落的基础。

前辈大师的拳论中,绝大部分是讲内三合的,即心意气力,现在就介绍一下心意气力的高层次意义。

1,气,人体除了肺部是不可能存在并运行气的,但是在呼吸与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腰腹折叠、心胸开合和合拍后,尤其是到了河车运行的腹式呼吸阶段,身体能够感觉到在吸气时将气吸到丹田、涌泉,并且能量传簇在体内的感觉就是气的流动的感觉,故气在前辈大师的拳论中包含了两个意义:呼吸之气与精气神中气的能量。而这二种意义在前辈大师的眼中是合一的,即呼吸之气就是能量,气从体内发出为力。

内家拳中有一句话叫“呼吸以踵”,即呼吸要达于脚。当然这只是人体的一个感觉,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感觉是很重要的,这就让呼吸随着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运行起来---------也就是呼吸与以心行气的合拍让前辈大师将呼吸之气与能量挂上钩。

所以在高层次阶段,可以将气直接理解成为呼吸之气在体内随着能量传簇的运行,本质上还是能量。现在师父、师叔传授我们及我们师兄弟相互探讨、习练时,也是用气这个词,我们就是这么理解与习练气的,即气就是能量。

但是在以前,我不敢与大家谈气,就是怕大家不明白气的本质,而陷于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气”。

气绝不是一种感觉和气感,而是身体蓄积出来的实实在在的能量。气感是很容易感觉的,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人习练内家拳所追求的感觉,但这是错误的,内家拳追求的是技击能量和力量而不是感觉。

气是习练出来的,在习练出气之前,先要习练筋,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会在体内形成一根能量筋,待涨筋腾膜后才会生成气,这时的气就是鼓荡在体内的巨大能量和力量。所以习练内家拳要先易筋,练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筋,然后才能习练出气,气由体内发出就是巨大的技击力量!

2,力,这个概念简单,没有什么变化。前辈大师将肌肉紧张发力称之为血气之力(或气血之力),将以心行气发力称之为真气之力,即力对于前辈大师来说,就是从体内发出的能量。

有的前辈大师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称之为劲,将肌肉紧张发力称之为力。这只是名词的变化而已,本质上还是力量的统称。内外家拳只在内里蓄积能量的方式不同,从体内发出的力量是一样的,只不过异常巨大并且能够对拉拔长、阴阳转换而已,不要把内家拳神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