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成都这座城市,我说:“不知道,随便选了座城市,就来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敢不敢的问题,只是觉得只要不饿死就可以,而生活在这个年代,饿死想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踏上成都这片土地,我就沦陷了,因为成都的雨很干净很干净。
来的那天正好下着雨,我拖着行李从雨里划过。
和我呆过的城市一样,没下一会儿,路就成了河,可成都的“河”意外的干净。
没有泥沙,没有下水道的恶臭,甚至连落叶很少。走到宾馆,我的鞋已经湿了,可和我来的时候一样白净。
真好啊,我想。
1
来的时候,我揣着5千块钱。第一个月,租房+日用品+伙食+交通,我花掉了3千。第二个月,我找到了工作,租到了相对便宜的房子,用花呗付了房租,这个月,我花了5千。
我一度认为成都人都是非常有钱的,要不然这么低的薪资怎么撑得起那么高的消费(我去面试给的薪资大多数是2000,可房租要1000+)?
第一个月拿到了2500的工资,还了花呗,继续拉紧裤腰带过日子。
成都是一座快节奏慢生活的城市,工作以外的时间,出去走走,成排成排的茶室,里面摆满了麻将桌。
清闲的大爷在树下扇着扇子戳着麻将聊着天;年轻人挤在春熙路上;旅人挤在宽窄巷子里。
而我最享受的时光,大概是坐在街头的长椅上听街头艺人唱歌。
四川的辣椒辣到让人头皮发麻,公平红烧兔的门口总是排满了队,冷锅串串的香味令人难忘,大街小巷里除了茶馆就是小郡肝……
每一条巷子里都弥漫着火锅的香味,即便是刚吃饱也让人有一种再吃一顿的冲动。
当我对嫌弃我一个人吃热锅浪费锅底的服务员说我就是想吃热锅时,我感到特别的得意,我从未这样任性地跟人说话。
2
到成都的第三个月,我的生活总算是步入了正轨,生活忙碌且充实,他也交接好工作来到了这座令人着迷的城市。
生活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平静。
然而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持续了不到四个月。在我压抑了很久,对上班的恐惧达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之后,我选择了辞职。
裸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这意味着你会进入一片空白期,生活会进入一片迷茫和焦虑之中。
我偶尔在傍晚时分出去看看当天的太阳,运气好的话会碰见美妙的夕阳。
楼下的菜市场总在早上七点半苏醒,而我身无长物。
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十二月份,离过年很近,回家又太早。
不如去旅游吧,我说。你也去吧,我又说。
于是他也辞去了那份让他不安的工作。我们一起去了云南,然后又转到贵州看他妈妈,最后回广西过年。
3
我以为我们经过一个月的沉淀,应该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在家呆了三个月之后我们终于安耐不住,好在成都的情况并不算糟糕。
通往成都的列车宽敞了许多,我对着窗外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发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
他的工作找得还算顺利,而我仍然像个无头苍蝇。在焦虑不安与失眠中度过了半个月。
最后决定放下这种焦虑,拿起已经躺在桌上许久的书读起来,心里竟意外地平静。
我很喜欢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跑到楼顶看书,尽管那时候阳光还有些烈。
东面是菜市场,西面是人家的菜园子,院子外围种着些花,隔壁种的三角梅从围栏钻了过来。
楼下的婆婆时不时地上来给她种的几株菜浇水。她浇完菜总习惯性地关上门。
幸运的话隔壁的门是开着的,我可以跨过去从隔壁楼下去。如果没有那样的运气,就只好麻烦房东叫人来给我开门。
4
在读完两本书之后,我终于重振旗鼓,开始重新投简历。而这次竟意外地顺利,通过了去年没有录用我的那家公司的面试。
我开始像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每天挤地铁上下班,然后宅在家里。
发工资的那天,我马不停蹄地去把那辆提前看好的自行车买了一下。这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这有点奢侈,但生活总要给自己找点乐子,适时地加餐。
一周上六天的班,剩下一天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成都是个很适合骑行的地方,尤其是在八九月桂花飘香的日子,纵使没有同伴,也觉得人生不孤单。
5
可生活总不会这样一层不变的,在安静地度过6个月之后,岗位有了些变动,后来家里又有一些事情,也许我该回家,我想。
这转折很突然,可每件事发生之前都不会事先有预感,即使有了预感,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即便是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下一秒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我胡吃海喝了三天,每天把自己的肚子吃得圆圆滚滚的,以此作为我流浪生活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