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选择的是“大众化”的学习方式

有缘,也很庆幸——2022年5月22日,我再一次加入到文质教育研究院开启的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第二季研修班学习。

本次课程较第一次课程有了一定的“系统升级”,22节必修课、加16节选修课、再加3期的实操训练,更有张文质老师、谢云老师、孙明霞老师和钟杰老师等全国教育名家专业引领。可谓通过三个月的引领,定能全方位凝聚思考力、提高表达力和提升幸福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明师”和“名师”。

听来着实过瘾,着实吸引真正热爱学习、热爱为更好教育而前行的教育人。

然而,有好的资源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成长的效用却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学习。

倘若我选择“大众化”的学习方式呢?我将会取得怎么的学习效果?

我在这里提及“大众化”的学习方式,绝对没有看不起“大众化”学习的意思,旨在强调精进式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何为“大众化”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包括之前很规范的继续教育暑期集中培训,基本都是“大众化”意识学习形态。具体的表现就是:你讲我听(也有很多时候不听),针对重要的、新颖的教育思想理念表示极度的惊叹和好奇,还伴有一定的仰慕,最后的结果是“三天的新鲜”后不了了之,忘得一干二净。

培不培训,有没有洗礼?只有三天的区别,三天后又都回到了原点。

正因为面对很多的培训,绝大多数参训者所选取的学习形态就是这种,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不良的结果:纵使国家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收不到明显的效果。

由此看来,唯有精进式的学习才能改变这一切,比如有思考地学习,又比如更高层级的实践性地学习。

所以,面对文质教育研究院推出的如此高大上的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研修课程,我不禁反问自己:倘若我选择的是“大众化”的学习方式我将收获什么?

我想,或许我失去的不仅仅是给自己买单的那笔少不可计算的费用,更会失去与导师近距离的、甚至于一对一的学习机遇,纵使,我拥有无限制的二次学习的平台学习权利。

关于学习,我认为“现场感”和“代入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极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以后还有机会为借口,放弃了“现场”的学习和投入、没有“代入感”,不久后你会发现——一切的以后的以后都将成为了真正的以后,过了这个村,真的没有那个店了。

于是,我便下定了这么一个决心,或者也算是自己总结的一个经验:

一定要去“大众化”,跟上“队伍”,在集体学习的氛围中去反思、去写作、去实践。

当然,更多的期待是像我一样走在成长路上的你能和我一道,我们共读、共思、共写、共享,去共创我们美好的成长场域,让我们彼此勉励、彼此成全。否则,我们将对没有“运用”好曾经的良机而遗憾终身。

因为美好的同行者、美好的成长机遇,不是能常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倘若我选择的是“大众化”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