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七)

话说,我们一家四口无意间,来到了一个像是民国时期建筑的二层小楼前,一看门头上挂着“候车厅”三个繁体字,大门敞开着,就信步走了进去。

原来,这是一个特殊的微型剧场,剧场中间是一个窄窄的、长长的戏台,戏台上装有滚动着的传送带;戏台两边都是观众席,观众互相能够看见,席中摆放着的桌椅,有镂空卷草的造型,极具年代感;剧场楼上有民国特色的房屋和阳台,以及琳琅满目的各种招牌。

戏台两边的观众席上,已坐着等待开演的观众,我们选了人少的一边坐下。

不一会儿,音响里传出一位男子带着磁性的声音,“安静、请安静、再安静点儿。”这声音听上去非常舒服。

“这里的一切,大家不要当真,这灯光、这窗户大家都不要当真…。”男子继续说着。

接着,演出开始了。

刚才说话的男子,就是候车大厅物品寄存处的管理员,他正在清理寄存多年的已失去主人的物品。

管理员手捧登记簿,每读到一件物品的名字,这件物品就被传送带送上戏台。

这里寄存的每件物品,背后都有故事。

一件戏服,讲述的是戏班子里一对恋人的故事。这对恋人在这里分别时,男子说唱戏救不了国,实业才能救国,决定外出学习救国的本领,让女子等着他回来。女子守着戏服等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从青丝等到了白发,也没能等回昔日的恋人,她把戏服寄存这里,留言是“来生再见!”

七件长袍,讲述了七名青年,远渡重洋出国留学的故事。他们脱下长袍,换上洋装,把长袍寄存在这里,从这里出发,踏上了去异国求学救国的道路。若干年后,他们有的学成归来,取走了长袍;有的一直没有回来,长袍也就一直存在这里。

一个蝈蝈儿笼,讲述了一个富家公子,被长辈们逼着去福建学习管理家族生意的故事。他被仆人们捆绑着送上火车后,仆人们就把他手拎的蝈蝈儿笼寄在了这里。这位公子后来也成了大老板,但是,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个蝈蝈儿笼也一直存在这里。

……。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一位从台湾回来寻根问祖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正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时,为了给李家村的村民弄粮食、而被活活枪毙的李十八的儿子。

演出结束了,没想到这个候车厅里的故事如此精彩感人,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人心。

怪不得女儿女婿小两口要坚持看剧呢。

估计来之前俩人没少做功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