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和谁说话比说什么话更重要”,会说话就是先分清场合再说话

最近听了不少慕课,听多了自然有区别。

绝大多数课程水平真的特好,听起来流畅舒服,也有增量信息。不过,也有一些不尽如意,比如有个茶道课程,讲的很多很细,只是太过书面语,有些诗句出处稍微解释或者突出标识些更好。

还有一个心理课程,好几个教授讲解,其中一位PPT做得非常详实,密密麻麻布满文字,再听讲发现完全是照着课件来说的,也就几乎都成了知识点介绍。这样很难吸引人,不会生动有趣。

这就是说,说话需要区分场合,写文章要侧重书面语,说话讲课就要侧重口语。

印象深的,还有一个例子。

单位组织一个演讲活动,五分钟时间,有人提前写好稿子,背的非常熟练。登台演讲,非常流畅,下来后有人说,“你背的真是熟啊”!

猛一听是夸奖,细想是调侃的味道。

可见,这就是不区分场合导致的问题,混用了书面语和口语,此外还混淆了现场发言的特点,不仅是信息表达,还要有口头语言流畅,更多还有互动神情。

你老是在那里背诵讲稿,哪里有精力轻松自如呢。


需要区分场合的不仅仅表现在讲话,还体现在更多交流方面。

举个有趣的例子。

有个朋友的亲戚要到自己所在单位拜访某个同事,要他问问在人家办公室不。过去一看,屋里不少人,如何把这个事儿说明白呢。他说自己当时语塞起来,最后还是惯性思维说自己家谁谁谁要过来。

后来说起此事,我们讨论,最好还是换个说话。比如这个来人不是自己亲戚,而是另外朋友,该如何说呢,当然会说“某单位某某要过来,让我看看您有空不”。

这其实涉及场合情景,如果私下场合只有俩人,当然说自己亲戚过来也无妨,现在是多人在场的公共场合,那就是公事公办,用正式称呼来表达即可。

可见,换成别人就会说了,换成自己人就慌了,还是应对不够,场合把握不够,说到底就是需要训练先定性场合再定量说法。


有个小故事。

下雨天教育小孩子,“别看天上下着大雨,可是云彩上面晴空万里”,这是常识,但是老父亲不乐意了,说自己活了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样,别糊弄小孩子。

自己觉得委屈啊,这不仅仅是常识,坐飞机还亲自经历过,高空白云悠悠之下的城市大雨倾盆,最后没法交流,只能顺着说,“云彩下面下着大雨,云彩上面雨更大”。

这个故事启迪的是,知道和谁说话比说什么话更重要。这个场合下,如果和父亲继续说,虽然自己是对的,但是无法交流下去,你不但无法说服,还把关系搞僵了。

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达克效应表达的,无知者处于愚蒙山顶,自知者才会承认自己不足,学会示弱。

能区分不同场合说不同话,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量体裁衣”,这要比说什么话更重要。

所谓会说话,就是能区分场合再说话,就是先定性场合再定量说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和谁说话比说什么话更重要”,会说话就是先分清场合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