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图书的爱恨纠葛

这几天恰逢双十一,网上活动力度大,我买的最多的就是图书,《早起的奇迹》。《番茄工作法图解》》《你一学就会的思维导图》,《冥想五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财务自由第一课》《记忆宫殿》《李白诗选》《千字文》等等等等,感觉有点报复性消费了,却又抑不住想要看书的心情。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买书,家里的书也是杂七杂八的,之前在网上图便宜买的那些畅销书,内容质量毫无价值可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能拿来垫桌脚了,后来又买过一些网红博主们推荐的书,内容也不甚了了,只是迎合大众的好奇心而已,徒有名字罢了。

直到我开始尝试自己寻找想要看的书,比如早起类,时间管理类,个人提升类,然后在当当图书库里去大浪淘沙,精挑细选。因为别人挑的不一定适合你,自己挑的才是王道。

有段时间我把有些鸡肋般的书打包后卖到二手书店,1kg卖3元,看着那些无趣的书越来越少,而有趣有用的书越来越多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新买的书可以让看很长时间了,每一本都值得读上三五遍,想想就心潮澎湃。真好啊!时代的向前发展。让我们有机会拥有了更多学习的书籍。

不久前我跟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妹聊天,感慨初中时的时光,那时我们都在农村。家里穷,初中的寒暑假特别的漫长,我们俩个太无聊就想看书。可是家里并没有书,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

于是我们向从城里转学回来的隔壁同学借。哈哈大家可能猜不到,居然只能借到言情小短文。里面全是讲男女情情爱爱的。我们俩借了好几次,就开始入迷了。后来突然意识到这样看下去会迷乱心智,就没再借过。也不知当时咋会有这样的觉悟,能及时停下来。初中时在学校是没有看过任何课外读物的,图书馆在哪儿?我至今都不知道。

到了高中时代,校园图书馆也常常闭馆。只是偶尔看过几本书,高三只在学校旁边租了本《平凡的世界》,那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偷偷的看的书,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着我,晚上躺到被窝依旧看,狼吞虎咽,如饥似渴的看完了,看得心里激情澎湃,难以忘怀。可是这种状态却不能持续。我没有接着租下去,毕竟还要高考呀。

上大学时,学校图书馆常开,我变成了那里的常客。有时还会从枯燥的课堂跑出来,钻在图书馆的小角落里,享受那静静的阅读时光,心情烦躁时会去,伤心难过时会去,开心时也会去。

在图书馆看书是我那忧郁时光里的一抹暖阳,抚慰我那多愁善感的心灵。

学生时代与我而言更多时候是痛苦的,记忆是苦涩的,我时常为学习压力感到绝望和窒息,那些相互打架的思想常让我辗转反侧,所以我常常遗忘,不愿想起这些记忆。

如今30岁已立,小家庭有了小宝贝,思想也在这几年安静下来,不再胡思乱想,终于能管理自己思想了,知道自己的目标及想要到达的方向,难得的宁静,那正是年少时我梦寐以求的幸福呀,路漫漫,上下求索,蓦然回首,正在灯火阑珊处。

2012年9月15日,距离如今已经十多年了。十年前的那天,是湖北警官学院开学的一天,也刚好是我20岁生日。我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也开始了我和别人的相处之路,在相处之中,我才惊奇的发现自己就是那个乡巴佬,就是那一群学生中显得格格不入的例外。

我的信息太封闭,除了对课本知识有了解外,其他的我一无所知,别人在纸上已经画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而我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在内心我告诉自己,这四年一定要增长见识,尽快的赶上别人。

军训时我曾单纯的把自己的过往生活经历分享给大家,后来偶然听到同学说“这女生怕不是有毛病,见面第一天就跟大家吐露心声。”

是的,那时我从不认为这样有多大错,从农村环境走出来的我对陌生人是不设防的,觉得人人可靠,没有什么大坏人,何况是同学,也许是我本性喜欢分享,喜欢交流,所以正如现在写文章分享,那颗想要交流的心是那么的强烈,感情是那么的炽热。

大学时我才知道原来可以偷懒不上早自习,可以睡懒觉,还可以不去食堂自己点外卖。以前的我是意识不到这些事情的,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被严密的包裹着,如今被撕开一个大孔,带着忐忑和不安,慢慢的挣脱出来。

四年的学习摸索,我的阅历在毕业时也才达到人进入大学时的水准,所以毕业后参加工作了,我依旧是看书学习,那颗想要上进学习的心从来没有停止。

我骨子里是焦虑的,那种想要一直学习的冲动逼着我前进,一天不学习会感到焦虑不安,会觉得生活一片空虚。

现在的我,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阅历和见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能管理自己的思想,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还意外发现了早起这一救命稻草,真的是喜出望外。

所以书是我的精神食粮给予我力量,勇敢,支持和智慧,热爱读书,永不停歇。

洋洋洒洒就写了几千字,一气呵成。只因记忆太深刻,那些刻在头脑里的成长记忆,成就了现在的我。

读书让我觉得人间值得,无论身处何地,拿起书,就有了手可摘星辰的底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图书的爱恨纠葛)